3月底,北京海淀区华清嘉园,一间37平方米的学区房叫价350万元,震惊各路网友,纷纷冠名此地为“宇宙中心”。舆论压力之下,卖房人撤下房屋信息,连喊“不卖了”。然而,一周后,38平方米350万总价的天价房再次忍不住现身。而中介告诉记者,这根本不算什么,另外一所小学的学区房早已超出了每平方米10万元的底价。(5月16日《广州日报》)
一平方米动辄10万元的天价学区房,足以让人瞠目结舌、谈“房”色变了。本来,居高不下的房地产市场早已让人焦灼不堪,如今,天价学区房犹如脱缰野马般聛睨众生,不知会有多少家庭,或深思熟虑后望而却步,或不假思索的慷慨赴“房”。而天价学区房之所以会搅得众生难安,完全因了其背后的附加值——优质教育资源。
在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下,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趋之若鹜、望眼欲穿。虽然各地也曾在努力均衡教育资源,但教育资源强弱不均的格局,并未得到彻底改观。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教育投入上有意无意的“偏袒名校”,使得这种不均衡愈益分化。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语境里,家长们固执而又不约而同的认为,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往往意味着成才的几率会随之水涨船高。
哪怕只是为了一点无法预知,甚至是一厢情愿的期望值,也会“唆使”中国的父母们前赴后继,不遗余力的把孩子送到拥有优质资源的学校。天价学区房应运而生,可怜天下父母心。
当然,在市场经济行为中,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在学区房资源有限,需求强劲的市场环境下,畸高的天价学区房节节攀升。然而供需的失衡,只会使学区房的价格,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面对天价学区房,犹豫不决可能后悔不迭,义无反顾很可能是铤而走险。可是,为了孩子明天,再大风险也要无所畏惧,这也使得天价学区房陷入炙手可热的恶性循环。
可是,与其说家长对学区房焦虑,不如说是家长对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恐慌。东、西部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既有违基本的教育公平,也很可能演化成富人的游戏,权贵的特权。教育公平不存,社会公平焉附?
因此,当务之急,社会决策者应当统筹均衡教育资源,既给畸高不下的学区热降降温,让学区房市场回归理性;也让家长心无旁骛、心安理得的送孩子上学,让教育托得起公平与梦想。但愿,“宇宙中心”只是既往的、不堪回首的笑谈与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