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造中,决策者是否也应充分考虑到保留原住民,保持“生活的延续性”的问题?
针对网上所传“地产开发商近百亿元资金改造什刹海”消息,西城区官方微博“北京西城”3日中午作出回应称,此消息是网友依据片段信息的“误读”,什刹海旧城保护示范项目非商业开发。
“什刹海改造”被误读的背后,体现出如何保护好老北京命脉的民意忧虑。在此,有三个问题需要得到相关方面的进一步解释。
首先,项目如何做到公开透明。西城区官方微博称,“北中轴线核心保护区·什刹海地区旧城保护示范项目”的范围东至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前海东沿,北至鼓楼西大街东段,南至平安大街,总面积15.56公顷。这一区域位于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相关规定,相关建设方案是否应当及时进行公示,广泛听取公众,特别是当地居民的意见?
其次,政府如何在旧城保护中履行职责。西城区官方微博介绍,项目包括基础设施改造、人口适度疏解、院落修缮保护、环境治理美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措施。这些措施理应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政府职能的应尽之义。但官方微博又表示,项目“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总投资83亿元,由国企运作。那么,在旧城保护的工作中,如何践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原则?应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责,以什么恰当的方式交给企业和市场?
再次,如何在旧城保护中保持“生活的延续性”。西城区官方微博介绍,这次项目“主要采取居民自愿申请的方式进行人口适度疏解”,“调整提升现有业态”。如果没有原住民,历史街区也就没有了灵魂。什刹海保护曾有过烟袋斜街的成功范例,历史肌理和建筑风格没有改变,原住民没有迁移。2010年,烟袋斜街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证明历史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都得到了良好的传承。此次决策者是否也应充分考虑到保留原住民,保持“生活的延续性”的问题。
烟袋斜街之所以成为什刹海整治的楷模,正是在于良善的公共政策的引导。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边兰春教授2001年主持过烟袋斜街保护规划,政府通过宣布“不拆了”,仅仅投入不到160万元用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就激活了当地居民自我修缮的积极性。其中的基本经验,已作为“推动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房屋产权,鼓励居民按保护规划实施自我改造更新,成为房屋修缮保护的主体”的条款,写入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我们期待,城市总体规划和“烟袋斜街模式”体现出的正确原则,能在什刹海地区的更多胡同,乃至整个北京旧城保护得到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