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震中“桥坚强”的启示
时间:2013-04-28 09:54:58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陶象龙 
    经历两次强震,并遭巨石坠砸,以及炸药爆破,四川芦山县宝盛石桥依然屹立不倒。宝盛石桥宽约10米,长约60米,两股车道,地震后运送救灾物资的大卡车、重型装卸车在桥上安然穿行。近日,这座地震中的“桥坚强”引起媒体关注和网友热议。(4月25日《武汉晚报》)

  据了解,宝盛石桥由当地最有名的石匠邓明星1985年建成,至今将近有30年的历史。淡红色的石桥,已风化成黑色。这是一座7拱石桥,与著名的赵州桥类似,由石头堆砌而成。

  经历两次强震,“桥坚强”屹立不倒,给了我们社会有益的启示。

  坊间人们常说,慢工出细活。可以说,宝盛石桥的建设正是遵循了这样的原则。邓明星师傅把“精益求精,不得偷工减料”作为造桥的“硬标准”。从石料的选材、切割,到堆砌,都十分讲究,做到了一丝不苟。另外,桥台的建造也“夯实”了基础,让宝盛石桥在地震中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

  应该说,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桥梁质量引发事故的新闻,屡屡拷问着我们社会敏感的神经。客观地说,我们现在的造桥装备和施工现代化程度,比30年前不知道要先进多少倍。30年前建成的普通石桥居然经受住了两次强震的考验,可我们现在用高科技手段造成的大桥,有时竟然经受不住一些小的意外事件的考验,确实让人汗颜。

  必须承认,建筑工程因赶工期造成的质量问题已经屡见不鲜。其实,不管是真赶工期,还是用赶工期来搪塞工程中的某些“猫腻”。这些都是巨大的潜在安全隐患。拿造桥来说,必须遵循科学的规律。

  事在人为。做任何事,关键还是要靠人,靠人的一种精神。盲目赶工期也好,在施工中以次充好、粗制滥造也罢,这些都是造桥人使命和职业精神的丢失,必须引起我们社会的高度警惕和重视。一方面,要加强造桥行业的行业规范和自律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外部的监管体系建设,对不负责任的违法施工行为说“不”,并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让更多像宝盛石桥这样的“桥坚强”涌现,让“桥脆脆”绝迹,承载了我们社会的期待。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