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5日电 (财经频道 种卿)继国家统计局于4月15日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后,各省市陆续公布了地方GDP、CPI和居民收入等数据。截止24日,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各省市GDP同比增幅均高于全国经济增速7.7%的总水平。与此同时,也有13个省份的GDP同比增速低于去年同期,显示经济复苏势头仍缓慢。
地区经济增速高于全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GDP达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较去年四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天津、湖南、四川在内的22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情况,且地区GDP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
据中新网财经频道统计,目前仅有北京地区一季度GDP增速低于8%,位列已公布的22省份数据的最后一位,而其余21省份经济均保持较高增速,且多数地区经济增速超过10%,其中,云南和贵州GDP增速达到12.6%,暂列第一位。
另外,增速最低的北京首季GDP同比增长7.9%,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且好于去年同期,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企稳回升态势。相比去年,北京首季GDP同比增长为7%。从经济总量来看,广东以12612.88亿元排名第一,江苏和山东分列二三位,垫底的青海仅为356.81亿元。
此外,据《新京报》24日报道,各省份公布的GDP数据也呈现增速放缓的态势。除少数省份如云南、福建、广东、浙江、北京等,其他省份当季增速大都低于去年同期。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一季度经济增速意外回落反映了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即投资效率的下滑。
朱海斌指出,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依然稳健,但其为经济带来的附加价值一直在减少。特别是尽管经历了近期的库存调整周期,一些关键行业(如钢铁、水泥等)的产能过剩现象依然严重。大规模政府投资和国企在某些行业中的垄断地位仍然阻碍着私人投资的进入并对投资回报率造成了拖累。经济再平衡,特别是投资效率的提高仍未出现。
投资推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从数据统计中不难看出,今年一季度各省份GDP增速仍延续了此前“东低西高”的态势,除天津、福建外,增速排名靠前的均为中西部省份。其中,云南和贵州领跑全国,增速达12.6%;东部省份如山东、江苏、广东等地,增速普遍低于10%。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东部地区投资增速明显下降。经过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省份目前大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数据上就表现为GDP增速的放缓。
确实,中西部经济增长显著的共同点就是由投资拉动。一季度江西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12.3亿元,居全国第20位、同比前移2位,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江西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彭勇平坦言,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据《南方日报》24日报道,在中部,在全球、全国经济增长普遍下行的大趋势下,今年第一季度,湖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658.8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均增长13%。
针对近十年来地方GDP“掺水”问题愈演愈烈,刘元春表示,这固然与可能出现的跨区域重复计算等技术原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在目前财政分权的体制下,各地方政府仍存在追求政绩工程以及互相竞争攀比的情况。在GDP的驱动下,不少地方政府过分注重招商引资,一味加大投资规模,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受到地方力量阻碍,中央的改革布局很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