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4-18 09:21:54
来源: 北京晨报 作者:束杰
早在改革之初,我国的城镇化就已经拉开了发展的序幕,提出了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提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的进程;2007年,十七大再次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日前举办的2013北京春季房展系列峰会上,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指出,这些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比较快,目前的城镇化率已经接近53%,这既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
相关进程持续推进
在王珏林看来,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实际上在任务目标上与此前仍然保持一致。新型城镇化主要提出了“四化”,即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过去单纯强调经济指标的惯例,被“新型城镇化”代替了,这有利于调整发展经济转变增长方式,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解决以大代小、区域经济、以东代西、产业转移、以工代农等问题,实现全面发展。
首都经贸大学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赵秀池则表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当城市化率超过30%时,城镇化会加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将离开农村,进入城镇,特别是大城市的工厂。而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1.3%,正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按照我国每年城镇化率提高1%的保守估算,大概每年有1000万农村人口进城。由于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均衡,一线城市已经到了城市化的发展后期,以北京为例,其城市化率已经达到86.2%。但与此同时,大部分城市还处于城市化的中层阶段,这就导致各地的城镇化道路不尽相同。
细节问题仍待解决
与赵秀池的观点吻合,王珏林认为,在目前城镇化的运行中,确实存在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其一,由于城市盲目扩张,一些工程重复建设,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导致就业压力加剧,生活成本提高,使得城镇化实际上成为不全面、不协调的城镇化。其二,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过大,投资就业、消费大多集中在东部的大城市,削弱了西部中小城市发展的基础。其三,城市住宅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不均衡、不协调,新城交通配套、商业配套等严重不足,造就了许多空城。其四,中小城市缺少鲜明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短缺,吸引投资的能力也相对有限。
王珏林提及,北京作为世界级大都市,目前的城镇化水平达到了86.2%,在全国省市中摆在第二位,仅次于上海,但城镇化发展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呈现“北重南轻”的特点。多年以来,北京的重点投资如教育资源、商业配套等大多集中在城北,其现代化程度非常强,但是城市南部区域发展较慢;此外,目前尚未达到在周边建设十几个卫星城的目标,存在基础城镇中心区域的产业人口的就业转移问题。这是由于对如何发展城镇化及其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对推进城镇化的路径不够明确,使得短期行为过重,在工业外移、人口外迁、交通外延等方面考虑不周。缺少全面的规划、精细的设计、安排部署,在市区的交通、就业、环境、生活上压力较大,成本太高,没有充分发挥都市圈的作用去缓解城市中心的压力。此外,王珏林还强调,行政管理水平也是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