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耕大忙季节,农业大省四川启动一项重大试点:调整完善“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与现行按承包地“账面”发补贴的方式相比,新政策实行“有种有补、无种无补”和“谁种粮谁受益”,对没有种粮食的农户不予补贴。也就是说,农民在外打工将土地“租”给别人,自己却照旧拿种粮补贴的状况,将得到改变。
“吃药不投方,哪怕用船装。”这是记者在南充市采访大春备耕情况时,农民形容种粮补贴政策道出的谚语,意为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补贴农民,但取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南充市高庙乡兔伏村农民唐玉群说:“种地的领不到钱,不种地的反而领钱。”
兔伏村现有村民1500多人,其中800多名青壮年劳动力在外务工,许多外出务工农民将家中的土地流转给他人耕种。种粮补贴的本意是为了让“种地农民”受益,但实际上,补贴款仍归这些在外务工人员所得,而实际的种粮者,却领不到补贴款。
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根据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土地经营状况的变化,迫切需要调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
按照四川此次新政策,在流转土地上种粮的农户同样可以享受补贴,补贴资金将真正补贴给种粮农户,而不是不种粮的土地承包者。四川此次政策调整后,打破了过去“吃大锅饭”“撒胡椒面”的做法,使补贴政策的目标得到更加明确地体现,使补贴资金相对集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补贴标准。
四川达县金石乡柳潭村大部分农民常年在外打工,是个典型的“空心村”。留守村民汤明孝将其他外出村民的田流转过来种,其中有7亩多水稻,算是当地种粮大户。汤明孝说:“以前粮食补贴补不到我脑壳上。要是政策调整了,这7亩田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每亩按七八十元算,一年能有五百来元,种粮更有干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