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常年输出劳动力200多万人,今年约1/3的农民工选择了就近就业或创业——他们为何选择留下
家门口打工,岗位多工资不低
曲昌荣 侯公涛 蒋友胜
“在广东打工跟家门口打工挣得差不多,谁还往外跑?”李奋勇是商丘市虞城县稍岗乡围店村人,去年,他在广州一家工地做建筑工。今年,他没有外出务工,而是选择了去村南1公里的河南亚东量具有限公司打工。
李奋勇在家门口打工的原因,主要是待遇。在广州,每个月挣1800多元钱,但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现在,每天工作8个小时,工资跟在广州相差不多,但生活成本低了不少。
过完年,围店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像李奋勇一样,不再“东南飞”。去年,全村有40多人外出到东南沿海务工,今年只有9个。
随着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步伐的加快,近几年,商丘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大批企业在商丘落户。今年,由于经济回升和重点建设项目增多,商丘市新增用工岗位将比去年增加30万个,这为农民工家门口务工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眼下,不少商丘市的企业也面临着招工难,李奋勇所在的公司今年给每个工人加了15%的工资。
老家创业,大有可为
“在外打工,总不能干一辈子。现在有条件了,就回来自己干。”虞城县刘集乡返乡农民工刘言成2000年开始到福建打工,一直在农资企业干。“很多企业干活都没有什么保障,有的甚至劳务合同、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统统没有。可是,每当企业经营不善、效益滑坡时,立即让你走人,没什么感情可说,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就是最好的例子。这10年,我换了6家企业。”
今年春节过后,不想再被甩来甩去的刘言成,东拼西凑外加小额贷款,投资10多万元在县城开了家农资门市部。刘言成说,选择回家创业,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在外地打工时得不到尊重,没有归属感。“自己的小店,刚开张肯定会面临很多困难,但只要好好干,将来肯定会越来越好。”据商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从2009年初至今,商丘市已有近10万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含个体工商户)。
在家千般好,在外事事难
农民最讲实际,采访发现,外出务工看病贵、子女上学难、住房租房贵等,是农民工回乡就业的普遍原因。
“每年去广州打工前,我和工友们都会在家乡的药店买很多治疗感冒、外伤之类的常用药。”李奋勇说,在东南沿海城市打工看病不仅很贵,而且拿着在老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很不方便。
“我们外出务工,辛辛苦苦不全为了孩子?”农民工普遍把孩子的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2006年,刘言成去福建时曾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小孩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可是,“进城里的公立小学太难了,入专门为农民工办的私立小学,教学质量又上不去。”刘言成最终把孩子放在老家上学,由爷爷奶奶照顾。“每次在电话中听到孩子要爸爸的哭声,我就发誓,在外就是挣再多的钱,来年都不外出打工了!”
“在福建打了这么多年工,真没想过要在那安家立业。那种不现实的东西,考虑它干啥?”刘言成说,“就拿房子来说吧,城里的房价根本不是我们这些打工仔能承受得起的,价格低一点的保障性住房,我们没有城里户口,连买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刘言成有个理想,那就是尽快攒钱在老家县城买一套体面的房子。
“我这辈子估计不可能到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当城里人了,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在县城当个城里人还是挺有希望的。”谈到未来,拥有中专学历的刘言成这样说。
对不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来说,繁华的城市意味着什么——既有留恋,又有无奈
本报记者 吴齐强 田豆豆
老家的温暖与踏实
工作不难找,还是在家好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来,我就下岗回家了。没想到,一回来区里就给我们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我学了电焊,后来劳动就业训练中心还给我推荐了工作。” 对于现在的生活,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的返乡农民工方安明很是满意。
“以前在广东,夜晚看到北斗星,就跟工友说:‘这就是湖北啊!’在外真是想家,万一年近七旬的父母倒在家里了都没人知道。现在好了,家门口上班,工资跟在外打工差不了多少,多好啊!”方安明感慨地说。
3月中旬,记者来到荆州区纪南镇拍马村。一座座现代化厂房和一片片油菜花地的尽头,是一排排二层小楼,都是白墙灰瓦、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
“瞧,那就是我的家,多漂亮!”透过造纸车间的窗户,曹辉菊兴奋地指给记者看。“骏马纸业原来是一家很小的村办企业,现在越办越大,还带动形成了工业园。这几年我们村出去打工的都纷纷回来,在村里的工业园上班。村里对小孩上中学、上大学都有奖励,老人还有养老金,村民看病差不多100%能用保险报销,家乡这样好的生活,我们何必出去打工呢?”
近年来,荆州区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仅2009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就达27亿元。企业多了,项目多了,用工需求也越来越大,农民工在家门口基本不愁找不到工作。
记者采访了多位农民工,家门口就业是成了家的农民工的首选,即使收入稍低一点,他们也愿意。而外出务工的多数是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的留恋与无奈
城里人的生活,近在身边又离得很远
“20亩大棚小黄瓜足足卖了60多万元。” 虎年春节,对于江西省新建县流湖乡丁坊村的返乡农民工廖逢生来说,是个倍感温暖的春节,自家的大棚蔬菜产量高,还卖上了好价钱。
2000年起,廖逢生先后在北京和深圳打工,从事广告安装。长期在外乡漂泊的日子,家人是他经常的牵挂。
每年寒暑假,在老家当农村代课老师的妻子钟八妹都会带着女儿到丈夫打工的城市,各种美食、漂亮的衣服……城市的繁华与便利母女俩都非常喜欢,每次回到家乡,孩子的照片和妻子的新衣服都会引来同学和同事的羡慕。
大城市的条件当然要比老家好得多,廖逢生也想过,把妻女接到自己身边。丈夫“白天机器人,晚上木头人”的单调生活,钟八妹也心疼。但城里房价高、看病贵、上学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让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元收入的廖逢生明显缺少安全感。这几年的城里生活让他深知农民工和城里人在公共服务和很多民生问题上的待遇差距。最终,夫妻俩只好继续维持两地分居的状态。
“城里人的生活虽然近在身边,其实离自己却很远。每次想起这些,心里都空落落的。” 廖逢生辛酸地说。
“现在丈夫回来了,我们老家发展得也很快,这些问题会慢慢解决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钟八妹安慰道。
招工难与城镇化
顾仲阳
又见招工难,这轮招工难背后有个新现象,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再扎堆东南沿海,而是选择离家更近的城市、县城甚至家门口就业和创业。
为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再“东南飞”?分析原因,能发现这样一个现实: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在沿海城市和老家打工的收入差距大幅缩小,但在沿海打工的农民工与市民在公共服务、民生问题等方面的城乡差距却没有同步缩小,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诚然,发达地区城市要大力提高农民工福利待遇,逐步实现同城同等待遇。但沿海和发达城市的容纳能力和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回家乡发展,慢慢融入城镇,逐步成为市民,恐怕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从现实的角度来讲,要实现农民工与市民同城同等待遇,出路在于城镇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招工难可以成为加速推进城镇化的契机。招工难会倒逼沿海发达地区进行产业升级,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沿海发达地区将面临以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结构调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产业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上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纷纷上升为国家战略,中西部很多地区都迎来了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机遇。伴随着这个过程,会有更多的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从此告别候鸟般的生活。
面对这么好的战略机遇,中西部地区一定要乘势而上,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但笔者想提醒的是,这也是中西部地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良机,中西部地区一定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公共服务和民生问题,让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真心希望,各地抓住机遇,加速推进城镇化和产业梯度转移,一起努力,早日实现同城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