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4-13 12:26: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潘清
新华网上海4月13日电(记者潘清)中共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被视为未来拉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引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近日在上海表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人”的城镇化。
在华侨银行(中国)近日举行的“春天论坛”上,巴曙松以《中国的城镇化转型》为题发表演讲。
巴曙松援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话说,21世纪中国的城镇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影响人类的两件大事”。
巴曙松表示,过去20年中国的城镇化重点体现在生产结构的转变,而就业结构的转变落后于生产结构的转变。2011年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为10%,但就业占比达到35%。与此同时,消费模式和居住方式的转变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表现为城乡消费和城乡居住方式存在巨大差异。
在巴曙松看来,中国的城镇化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几大问题,包括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转移的速度远大于向第三产业,不同区域之间城镇化进展差异非常大;常住人口城镇化速度与户籍人口城镇化速度不一致;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等。
“中国的土地城镇化是一种过度偏向生产型而相对忽略消费型的模式,城镇化用地中工业用地占比过高,导致土地使用效率在降低。”巴曙松说,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人”的城镇化,农村转移人口的城市化将成为核心内容。
在巴曙松看来,作为城镇化的三大要素,未来10年中国人口能力将发生某种程度的逆转,土地扩张速度将有所回落,资金的相对稀缺程度也会发生变化。
“基于要素条件的变化,产业布局将在沿海与内陆城市之间重新调整,制造业迁移趋势将加速推进。”巴曙松说,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人口已经过于密集,未来应着力发展城市集群,以承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人口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