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闭污染企业“影响稳定”纯属歪理
时间:2013-03-28 16:52:4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晴川 

    广东梅州市梅县南口镇瑶燕村有一家年产量5100吨的造纸厂,烟囱冒黑烟,污水排河流。该厂2011年被工信部叫停,并于2012年通过了关停验收。但直到2013年3月13日,该厂依然在生产。梅县瑶燕造纸厂未还清村民集资款,当地官员称将其关闭恐影响稳定。(3月27日 《南方农村报》)

    污染企业里有百姓有投资,也可能分得红利,如果关闭则无异于与民作对。咋一看,还真是这么个理。但,照此逻辑推演:如果还不上款与企业关闭能扯上关系,这不等于说“借刀杀人”罪不在人而在刀?这是什么混账逻辑?况且,当初让高污染企业落户,允许向农民集资,已经为不稳定埋下了隐患。关闭污染企业“影响稳定”,纯属歪理。

    从本质上讲,发展经济,致富一方,是为了百姓,富裕当然有助于和谐稳定。但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发展经济的前提,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这个道理,当地不会不懂。但具体到这位领导,显然他理解的“稳定”与我们所需要的稳定不是一回事,而是狭隘地把地方利益与自封的民意“绑架”在了一起。这种虚假和一时的“稳定”,既违背经济与环境伦理,也与百姓真实诉求背道而驰,已经伤害到了公众利益,甚至已走到了百姓的对立面。“歪”就在某些官员的浅薄无知,认知错位。

    污染企业生命力“旺盛”,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婆婆过多,责权不明,所以才有“8各部门关不了一个污染企业”的“软气”;因为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才敢于视红头文件如儿戏,才有总是关不了的“硬气”;因为有片面追求经济GDP的政绩冲动,才有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见猫就是鸭,将环保GDP丢弃一边的“勇气”。而从“干多久就干多久,看老板本事”的深长意味里,更让我们读出了官商勾肩搭背的权力“戾气”。显然,这一歪理就“歪”在仍存在“权力未涂防腐剂未戴紧箍咒”,导致了某些官员决策不当、工作不力、作风不实。

    “客都明珠,宜居梅县”,这个口号很响亮。但“宜居”不是要锻炼抵抗污染的忍耐力,泡在污染中的“明珠”更不会发光。放开喉咙喊口号,不如甩开膀子干实事。所以,眼下要做的,就是立即关闭污染企业,清还欠债,防止出现矛盾冲突,并彻查其中一切可能的违规问题,唯有正本清源,消除不良后果,“影响稳定”的歪理才不至于再从某些可笑官员的嘴里溜出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