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太”是香港人对范徐丽泰的尊称。如今,内地的记者也已经习惯称呼当了15年全国人大代表的她为范太。3月11日,这位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前主席接受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新浪网的联合访谈。
据报道,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对比中国和俄罗斯改革时,曾感慨道: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不如中国稳妥和成功?关键是他们有一个香港作为参照物。一个小时左右的采访时间里,范徐丽泰回应了关于收入分配改革、房价乃至保障房分配等内地百姓关心的问题。学习经验或吸取教训,正是香港之于内地的重要价值。
“我老实说,香港贫富差距太厉害了,香港和内地年轻人面临同样的压力,要买房几乎不可能。”范太告诉记者,她所指的年轻人“不是二十几岁的,而是三十几岁的”。在3年前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范徐丽泰曾经提到,香港许多年轻人,甚至中年人也只能租房而居,或与父母同住。如果父母有一点资产,会挑个地方,先帮孩子付上首付,“然后一路供”。
和内地相似,香港对房地产业也高度依赖,地产富豪层出不穷。根据英国《经济学人》的报道,香港的房价每平方米将近10万元人民币,在全球排名第五位。
“我觉得内地和香港很像,大力去压制楼价,一压会有几个月见效,接着这个楼价又慢慢爬上来,跟着再去压。”范徐丽泰说,“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说香港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那就是不要犯和我们相同的错误。”
在她看来,一个比较好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明确地分为两个市场,“比较富裕的人可以去买房价很高的房子。但是政府同样应该为普通的民众提供充足的保障房市场。民众不需要豪宅,简简单单就可以。”
其实,在居高不下的房价之外,寸土寸金的香港还有一套被世界所认可的“公屋”制度。简言之,香港的住房供给,一半由市场完成,一半则由政府完成。港府用了半个世纪时间,投入了巨额的公共财力,为占全港总人口1/3、约210万的低收入人口提供住房保障,帮助总人口的1/6、约110万人实现了居者有其屋,这被其他城市和地区视为可供借鉴的范本。
事实上,内地的保障房制度正是借鉴了“公屋”制度而来。2008年至今,已累计开工约3000万套,竣工约1800万套。但是在这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里,一些问题也在媒体的曝光中浮现,包括“保障性住房在申请、分配环节存在申请对象谎报瞒报个人情况”,还包括“依靠特权骗取强占保障资格”等。
对内地面临的这些问题,范徐丽泰也有所耳闻,在她看来,“当供应少的时候,大家一定都想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公开透明”。
“我们的各个环节都很透明,传媒的监督也非常厉害,老百姓的维权概念也很强,所以绝对沒人敢做这些事情的。”她笑着说。
据媒体报道,香港的公屋往往要抽签决定,特区政府还成立专门的特遣队,清查那些不符合条件却占用公屋的人。而申请公屋如果弄虚作假很可能被公诉。
“公屋”的质量也在各方的监管之下。2000年香港曾出现过“短桩”事件(支撑建筑安全的桩被缩短),结果,房委会主席为此而下台。
“我抽不到签,是我运气不好,不会怪你。但是如果你把房子给了关系近的人,那这就是贪污腐败。我想,我们官员呢,如果能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一件事情,施政就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同。”范徐丽泰说,“我希望内地的情况会在未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