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越:我们从小受的教育都是长大了要当科学家、艺术家,没有哪个同学说长大要当手艺特好的工人。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已经不尊敬手艺人了,结果好手艺人越来越稀缺。大家都知道德国汽车好,每个零件都到位,每个工匠都认真,所以德国人做的东西都是万年牢。欧美有很多聪明人,大家弄各种各样投资上的花样,经济发展速度特别快。如今,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整个欧洲靠德国撑着。如今我们不尊敬大工匠,这是非常错误的!我们讲的就是对工匠的尊敬,对好工匠的呼唤。
◎吴德绳:现在的城市建设速度快,其实对建筑设计投入的工时很不够,应该说设计是创造,工作量不够,就成了生产线了。那边投资者说我得赶快建出来,因此利益驱动就走向了这种情况,这种现象在建筑史的年轮里会是疏松的一环,是有遗憾的。
◎蔡义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秘书长):您有没有想过在大学里,把您的想法告诉中国更多的大学生们?
◎吴德绳:我在这条路上走过来,我的人生体会包含了我的思维沉淀,包括我退休以后这段时间的反刍,也包括我在学习中的提炼。如果我提炼的这些东西对行业有用,我就有责任跟别人说,你可以体会到这个责任心是真的。我和大学生讲,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帮你们自觉的加快觉醒,在工作中改进,不至于自然的慢慢觉醒,直到无所作为的年纪才明白。我在做些移峰填谷的工作。
◎张 越:我还有一个心得,说到手艺好,我特别尊敬手艺好的人。我父亲几个月前得了重病,医院要做切片化验。但切下来的组织只能特别小,医生说要做10个切片,切片的医生说做不出来这么多。如果做不够这些切片,医生就没法诊断。我听人介绍说有一个切片的技师手艺好,当即找到这个人做切片。第二天几十片切片都切完了,那块组织还剩下一半。我说:“你手艺怎么这么好?”他说:“哪有多高啊,我就是不嫌麻烦呗!”
◎宋俊岭(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匠人情怀这个话题看似很小,实际上有太多太深太丰富的内容。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有一个思考,就是总结60年来的功过得失。农村社会一大失误就是农村乡绅阶层的被颠覆,今天的建筑到处一样,那是一种必然,我们无法推翻,但实实在在是耻辱和遗憾。我们没有办法,大潮就是这样的,我们阻挡不了。但我们应以冷静的思维,对它应该有一个价值判断,包括学徒制的颠覆、乡绅阶层的颠覆都是错的。媒体上报道的桥塌事件等,就反映了优秀蓝领的严重缺乏。我们不缺画图的,不缺出创意的,也不缺流汗的,我们缺中间这个阶层,就是好的工匠。桥塌了,图纸未必有毛病,恐怕是施工的过程中某些环节没有到位,甚至一直可以追溯到意识形态和政策设计。
◎现场观众:匠人的特点就是勤于思考。我在工作过程中自己观察到一些问题,我也是一直在琢磨和改进,并在实践里都解决掉了。我们公司的销售我一个人完成了80%,其中思考发挥了很大作用。在设计方面我有一个感受,我们有两个设计师,每天都在实际环境中去思考,去出作品,看了以后让人很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