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正月初二行程:成都市区—郫县安德镇—都江堰青城山镇
小雨,阴冷,与去年春节的值班天气一样,今年春节的“新春走基层”同样遇到一个并不温暖的日子。好在小分队的成员都有准备,提前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聚焦城镇化是节前就确定好的主题。小分队兵分两路,沿着我省第一条高速铁路成灌高铁沿线,造访郫县安德和都江堰青城山两个小镇。年味正浓的小镇里,我们看到了快速发展的城镇、不断走进城镇或是即将走进城镇的农民、智能化的景区管理,我们也看到了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道路探索。然而,让记者内心更为触动的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邻里之情的珍惜。
“汽车村”高速发展的背后
郫县安德镇的广福村,是因为韭黄种植而远近闻名的“汽车村”。水泥路的村道几乎将所有的韭黄种植地与农户住处连接起来,沿着村道而行,我们不时遭遇堵车。村里的人都很热情,老远就相互打起了招呼。记者看到,更多的则是这样的打招呼方式:相互按个喇叭,车子迅速并排说两句话。看着记者眼中的惊讶,村支书汪生富指着村委会前面的黄色停车线自豪地说:“我们可是成都较早自己给路面划上停车线的村子,要不然车子都不晓得咋放。”
已经发展韭黄30多年的广福村,这几年真正进入了韭黄产业发展的“高峰期”。不仅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产量提高,也即将开工深加工项目,村里人将这样的高速发展归功于镇里川菜产业化园区的带动。于是越来越多在沿海打工的人回到了镇里,进园区打工、发展种植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就业,也聚集了城镇商机和人气,提升了安德的城镇化水平。去年,安德镇综合城镇化率达到68.3%,城区建成面积从2004年的0.65平方公里扩大到去年的5.3平方公里。
邻里情说的还是发展
产业的发展在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在延伸,人们的生活在变好,然而邻里之间的情谊没有“掉队”。
正月初二,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大多会在这天走亲访友,潘光成家的小院却忙得热火朝天。竹椅和小桌子错落散开,黄灿灿的韭黄整齐地码放,七八个系着围裙的人都低着头撕韭黄。“今天中午就在我们屋头开火哈,随便吃点。”61岁的潘光成笑着招呼大家。
一家卖韭黄,大家来帮忙,一起打平伙,这在广福村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定。邻居陈家群放下手中的韭黄,笑着对记者说:“本来今天要走人户的,大家平时都这么相互帮忙的,走人户可以推就推了。”
对于即将搬进的集中居住区,村里人都希望能多规划几个“坝子”。“除了撕韭黄方便,大家还是可以经常在坝子里耍下,交流下。”陈家群说,羡慕城里人住的房子,但更舍不得邻里之间的和睦与融洽。
“开饭咯!”中午12点,李朝革家的小院子里热热闹闹摆开了两桌,看到门外路过的邻居,李朝革总会扯着嗓子热情邀约:“来,一起喝两杯。”李朝革是村里韭黄专业合作社的社长,一说起韭黄种植就满口专业术语。但是韭黄的种植技术,在广福村却没有“秘密”。“我们的技术都是相互公开的。”李朝革回忆,以前,村里只有几十亩韭黄,卖都卖不脱,现在几乎家家都种了,反而车子到地边来拉韭黄了。“这就说明大家都一起弄才能赚钱,各干各反而成不到事。”这天李朝革的家庭聚会上,邻村的韭黄种植能手刘成富、回家种植韭黄不久的张定忠都是座上宾,“平时没事,大家也常常交流,只有家家户户种植的韭黄都好,我们的韭黄才能卖得更好,卖得更远。”朴实的言语间,透露的是那份朴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