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是老大难的问题,它根植于中国当前特殊的现实环境,让铁道部门提供充分运力确实有些苛责。但是,惟其运力紧张,所以提供公平、有序的购票环境至为重要。越是紧张的、公共的资源,越须公平分配,这是比拷问运力如何跟上更现实、更迫切的问题。长久以来,人们每逢春运就要抱怨,除了一票难求,更是因为购票欠缺公平,至少没有敞亮的信息、便捷的渠道让人体会到公平确实存在。
因为欠缺公平,购票秩序存在漏洞,“春运经济”应运而生。黄牛党倒票,因为票源不清晰,有人可以利用各种关系囤票,本已紧张的车票又被人为制造了稀缺。“抢票插件”盛行,这固然是因为网络技术太发达,但网购的设置本身莫不制造了抢购的气氛,没人清楚知道何时排得上号,有网络优势的人群更倾向于走技术的捷径。
除了技术、程序设置的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导致不公?我们无法确知,但难免有所猜测。律师申请铁道部公开春运票数,正是怀疑有内部留票的可能。也就是说,有人用软件在网上“插队”,也可能有人利用权力在系统内部“插队”。在紧张的春运氛围下,技术、权力都是特殊的能量,各种形式的“插队”都在烘托、助长春运的紧张感。或者因稀缺而一票难求,或者明明有票而根本买不到手,资源紧张加上分配不公,让人们积怨难消。
有票而买不到手,说明能量还不够大;逢春节非回家不可,除了部分乡愿,可能也说明太多的人在城市里扎根是困难的。春运期间不辞辛劳赶车、回家的人,其实大部分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这部分人群,即便没有所谓的乡土情怀,春节期间也必然得奔赴回乡。他们没能力选择留守,没条件接父母来所在的城市过年,在城市里漂浮无根,必然也必须回乡过年。在这个意义上,更多人面临着生存、发展境遇的不公,而这是春运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
早有人论述过,彻底改变春运难题的办法,并不是一味增加运力,而是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虽然自由迁徙是人的基本权益,但发展的不平衡让更多人只能选择迁徙,从欠发达地区走向发达地区,自愿或者被迫从扎根的乡土走向无根的居所。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如同吸附器,人作为资源被吸纳进来,却无法以人的体面方式深度融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非一日之功,但它显现公平问题的一个侧面,是我们以公平问题关注春运的视角之一。
种种不公的因素制造了春运难题,也让春运难题雪上加霜。人们滋生了不满,抱怨的话年年在喊,累积而成各种不信任的态度,一到春运期间就要情绪爆发。反思春运,长远看是如何平衡发展,现实的看是如何让稀缺资源得到补充,而当前最紧迫的是稀缺的资源公平分配。春运问题有它的因果链,解决问题有轻重缓急,但核心出发点就是确保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