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的二手房成交量明显增长。对此,有分析认为国家试点推行公开官员个人财产及住宅信息,以致拥有多套房产的部分官员急于脱手名下房产。据调查,确实出现多地政府机构人员放盘出售的现象。(华商报,12月23日)
二手房交易不是啥新鲜事儿,官员进行二手房交易也算正常,但是官员着急忙慌抛售房产就很难让人不起疑心了。可以说,官员着急抛售的房产应该不是其唯一的“安身之所”,由此可以想象那些抛售房产的官员,手中不止一套房产。不论是直接抛售获得现金,还是用于抵押获得贷款,官员们将“存量”房产抛售的情形已经是事实,由此使得这个寒冬因为二手房交易量猛增而格外引人注目。
官员急着抛售房产,原因所在多有,或者缘于有地区试点官员财产公开涉及到房产,或者出于对当下房地产市场的前景无法预期,不论何种原因,多余的房产留在手中,总是一块烫手的热山芋,卖掉后可以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担心乃至“麻烦”,换成真金白银在手里也放心。这或许是大多数公务人员着急出售房产的共同心理。
面对官员抛售手中的房产,有的甚至好几套,人们不禁会问:他们哪来的这么多套房产?这些房产来源清白吗?是不是“灰色财产”甚至“黑色财产”?尤其是公众对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呼声日渐高涨的时候,官员着急抛售房产,而且遮遮掩掩怕人知晓,难免会令人产生“漂白不当收益”的猜测。
住有所居是所有人的梦想,然而居高不下的房价让这个梦想离地面越来越高。虽说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宏观调控,但短期内期待房价下降显然“很傻很天真”,房价增速慢一点大家就已经很满意了。当“房奴”还在为还清房贷天天殚精竭虑时,当草根屌丝对居高不下的房价“望房兴叹”时,公务人员着急抛售手中的房产,显然是对公众心理的一记猛击,无疑会将本就明显的社会心理落差拉得更大,让公众本就不平衡的心态更加不堪。
不止如此。有着“金饭碗”美誉的公务员职位之所以让“公考热”一浪高过一浪,不仅仅在于其薪资较高,工作稳定,还在于公务员具有优于社会其他行业的各种隐性福利待遇,更别说有些人还能获得“额外收益”了。一边是民众对高房价叫苦连天,另一半是某些公务员忙着抛售房产赚取真金白银,社会公共心理可想而知。民众的心理落差,不仅仅是“眼红”和“仇富”等心理作用的结果,更大程度上是对公平正义离人们期望有落差的一种心理不平衡。先哲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而官员抛售房产让这句话有了更加鲜明的注脚。
一定程度上讲,房产与腐败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从媒体披露的贪腐案例来看,房产是许多落马官员“腐败清单”上的重要一笔,甚至有些官员腐败案发就是房产“惹的祸”。由此看来,非法房产可算不法官员自己埋在身边的“隐形炸弹”,稍不留神哪一天就会爆炸。即便房产不是“贪污受贿”所得,或许也是得益于建立在侵蚀公共利益基础上色“体制内福利”,放在手里总是感觉有些不安全,不如赶快“漂白洗底”。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官员急着抛售房产似乎显得合情合理。由此看来,近期有学者提出“有条件部分赦免腐败分子以换取他们对深水区改革的支持”之观点何以令众生哗然了。
虽然不能单凭官员抛售房产就一口咬定他们“有问题”,但既然官员抛售房产成为风潮,相关部门就不能装作看不见,查一查这些急着抛售房产的官员,是不是像他们的“庄严承诺”一样表里如一。十八大吹响了反腐倡廉的新号角,民众对于“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期待很高。积极回应公众对风清气正的殷切期望,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基础上健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凝聚官民双方的力量形成合力,让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民众,不仅是民众之福,更是国家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