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潜力
时间:2012-12-18 11:48:3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多位专家表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城镇化成为内需发动机

  专家认为,在全球经济减速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欲实现“逆周期”运行,只能激发“三驾马车”中投资和消费的活力,以消弭外部经济疲软带来的出口不畅。而城镇化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显著,将成为新的内需发动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如果说工业化在某种意义上主要是创造供给,那么城镇化则主要是创造需求。”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说,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可以替代出口10万亿元。按照现有城镇化速度,社会消费的总水平可以从现在的10万亿级上升到20万亿级,年均2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将会维持20年。

  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认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抓手,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可以创造巨大的投资和消费这两个方面的需求。同时,城镇化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

  高盛集团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暨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表示,城镇化将带来以消费为目的的投资。一般来讲,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是农村居民的3倍。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会带来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

  实现城镇化均衡发展

  辜胜阻分析认为,健康的城镇化要两条腿走路:在发展大城市群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做大县城发展农村城镇化,实现城镇化均衡发展。具体而言,一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提高城镇化质量;二要推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农民工向流出地的回流,缩小地区差异,缓解特大城市的人口膨胀;三要把城镇化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不能搞“空城计”和农民“被上楼”;四要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表示,要让农民成为真正的市民,一是地方政府要让在城市长期居住的、有稳定工作的农民成为市民;二是建立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机制,鼓励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国家应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对“农民进城”进行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强调,推进城镇化要抓好长远规划,抓好基础设施系统、特别是地下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增强城镇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