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梁瑜:改革征地制度 农民才能共享城市化成果
时间:2012-11-16 13:06:11  来源:新华网 

    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要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新华社称,将“改革征地制度”写入党代会报告尚属首次,这预示着中共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保护农民利益,解决农村目前上访量最集中的土地问题。(11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收入和财富的主要来源,同时,它也是城市化进程离不开的生产要素。在现行征地制度下,城市化成本降低、进程加快,但是广大失地农民并未从中尝到多少甜头,有的甚至成了城市化的“牺牲品”。

    目前,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广大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产权。在GDP崇拜和巨额土地出让金的诱惑下,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会以“公共用地”为名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这样,地方政府从农民手中低价购得土地,转手以高价卖给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商再以更高价格将房子卖给市民。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赚得盆钵满贯,但失地农民获得的补偿却非常有限,并不能满足他们日后的生活所需。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征地之后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中,投资者占40%-50%,政府拿走20%-30%,村级组织留下25%-30%,而农民拿到的补偿款,只占整个土地增值收益的5%-10%。

    失地农民获得的土地收益有限,而且往往是“一次性补偿”,为了生活,大多数不得不背井离乡进城务工。

    在城市中,因文化水平不高、技能不足,失地农民一般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他们为城市化建设贡献了廉价的劳动成本,但又因户籍制度被城市拒之门外,他们无法与城市人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他们身处城乡夹缝中,甚至被戏称为“三无人员”(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很显然,我国的土地城市化远大于人口城市化,也有专家表示,我国的城市化是“伪城市化”。目前城市化率名义上超过50%,但实际却只有30%,还有2.6亿人在城市里没有房子也买不起房。

    农民为城市化进程贡献土地、廉价的劳动力,却没有分享到城市化的成果,这不仅影响经济发展,也危及社会稳定。根据国家信访局的统计,群体性上访事件60%与土地有关。土地纠纷已经成为税费改革后农民上访的头号焦点,占社会上访总量的40%,其中征地补偿纠纷又占到土地纠纷的84.7%,每年因为征地拆迁引发的纠纷在400万件左右。

    十八大报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强调“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可以看出对党和国家对农民利益的维护,我们也希冀未来随着户籍壁垒的破除,他们能真正融入城市,促使我国实现“真正的城市化”。(梁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