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立波:小城镇建设让农民就地市民化
时间:2012-11-16 12:59:13
房寺镇总面积144平方公里,62个社区,7万人,是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国家级生态镇,山东省和德州市重点中心镇,省级文明镇,省、市两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近年来,房寺镇创新落实德州市和禹城市一系列决策部署,把握“禹城领先、德州率先、山东争先”主基调,围绕禹城经济社会文化次中心的奋斗目标,抢抓机遇,统筹规划,一体推进城镇化和两区同建,努力在县域经济倍增中当主力、在率先跨越发展中抗大旗、在增进民生福祉中创亮点、在“三化”统筹中作示范,以小城镇和两区同建为代表的各项工作均取得长足发展。2011年,全镇财政收入2.4亿元,今年可突破3亿元。目前,全镇在建社区七个规划总面积40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36万平方米,群众认购率达到98%,11月底前3000户居民全部搬入新居。
一、抓机遇,定目标,增强凝聚力
对两区同建工作,我们达成三个共识:
1、两区同建是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两区同建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是一项惠泽后代、利国利民的战略决策,是引领农村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全新改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大胆尝试,把握先机。2、两区同建是建设幸福德州的科学决策。德州市委、市政府立足转方式、调结构、创优势的战略高度和幸福德州的民生视角,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强力推进;禹城市委、市政府践行“让禹城人民更幸福,让庄严党旗更鲜艳”的执政理念,把两区同建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率先跨越的基础支撑,集中集约,不遗余力,全力攻坚。3、两区同建是房寺跨越发展的总引擎。今年,房寺镇承担2010年土地增减挂钩和2011年土地综合整治两个项目的土地挖潜任务,挖潜指标2847亩,占禹城市土地挖潜总任务的37%。虽然任务艰巨,但禹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部门齐抓共管,为我们提供了强力支持;房寺镇有基础、有优势、有动力、有平台,是攻坚突破的有力保障。我们必须心无旁骛抓落实,放权明责抓推进,不辱使命,不负厚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确立“抗红旗、拿第一、做样板”的工作目标,成立七大社区建设指挥部,制定具体推进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推进,高质高效。
二、抓规划,听民声,提升向心力
在社区规划建设上,我们把握三集中原则,确定四个模式和“三会一访一定”操作流程。一是“三集中”原则。把握“小村向大村集中、弱村向强村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原则,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坚持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创业就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五位一体”,将全镇62 个行政社区规划为12个居住社区,制定近、中、远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梯次推进。二是确定四个模式。将七个在建社区建设类型分为城镇带动型、产业带动型、资源整合型、民意民愿型四类。房寺社区属于“城镇带动型”社区,座落于城镇驻地,规划整合18个村庄,以建设多层居民楼为主,可容纳1万人。邢店社区属于“产业带动型”社区,在养殖和蔬菜种植基础上,又发展了花卉育苗基地和蔬菜育苗基地,成为禹城重要的农业产业科学发展示范区,该社区规划整合 10个村庄,以二层连体别墅为主,兼顾多层,可容纳5000人。三是“三会一访一定”的操作流程。在宣传发动阶段,依次开好班子会、党员会和群众代表会,征询社区建设的户型、面积、价格及旧房评估等意见;拿出户型图、效果图后,再依次召开群众代表会、党员会、班子会征询意见,修正方案;然后逐户走访以群众签字为准摸清群众购买意愿,确定建设户型及数量。在建设阶段,每个社区成立干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质量监督队伍,最大限度地扩大群众参与面。
三、抓招商,搞并建,提升吸引力
坚持“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原则,社区与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一是存量抓扩张。邢店社区的静远花卉蔬菜育苗示范基地,两年时间从200亩扩张到1000亩,吸纳200余户农民入场经营;绿城精品花卉基地一期工程占地500亩,今年又投入6000万元扩建到1000亩,建成花卉种植、新奇树种、水生植物、容器苗木、花灌木种植五大区域,消化劳动力300人,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二是增量抓招商。借助禹城市农业产业园区政策优势,狠抓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总投资2.8亿元的金汇生态旅游农业项目9月开工建设,总投资9亿元占地3200亩的肉鸡出口一体化项目,在7个新建社区各配套建设一个种鸡场,在镇驻地建设一处饲料厂和孵化厂,在高新区建设一处屠宰场和加工厂,消化劳动力2000人,年利税3000万元以上。
四、搞激励,抓创新,增强推动力
坚持抓关键、重落实,把握运行好三个机制。一是干部激励机制。配合全市开展 “解放思想、创新实干、率先跨越”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在机关干部队伍和农村干部队伍管理上,落实“块状管理”和“争创五个模范星支部书记”等措施,涉及社区建设的35名农村支部书记和70余名村组干部专下来,参与社区建设,砺炼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本领。二是合同约束机制。探索建立“一合同一协议”机制,群众购房合同、旧房预拆迁协议同步签订,确保搬进新房子,拆掉旧房子,复耕老村子。三是碰头会机制。坚持每天早七点碰头会制度,每天一个社区,通过调度会、现场会等形式,召集社区指挥部成员和社区建设企业负责人会商问题,督促进度,保证质量,能快则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