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称新一轮城镇化应追求质量和效率
时间:2012-11-14 11:05:28  来源:中证网 

    城镇化近来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人均GDP已达5000美元,且面临不小的发展困境,要想顺利越过“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新一轮“城镇化”来创造新需求。不过与此前不同的是,本轮城镇化的本质目标将不再追求规模和速度,而是质量和效率,可以说城镇化进入“精装修”阶段。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基本上是以城镇化为最大特征。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近10%,同期城镇化率由17.9%升至51.3%。应该说,城镇化与经济高速发展之间互为因果。改革开放的过程,正是城市形成和范围扩张的过程,也是生产要素和商品打破壁垒自由流动、聚集,并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过程。得益于城镇化产生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享受到较低的资金和劳动力成本,以及更长的产品生命周期,通过不断满足巨大的国内外需求,实现高速增长。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大力发展城镇化,是我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从国外经验看,70%定义为高度城镇化,以2011年51.3%为基数,我国还有20多个百分点的加速和深化空间。不过,50%以后进入的是城镇化后半程,围绕更智能和更人性的宗旨,目标是高质量和高效率,这不同以往追求规模和速度的政策思路。

    首先是向中西部倾斜,推动城市群兴起。目前我国东中西城镇化率差异显著,呈现阶梯性特征,因此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还有巨大提升空间。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国务院批复的区域规划16个,其中较多定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圈,包括广西北部湾、长株潭、关中-天水、成渝经济区等。依靠城市圈内增长及带来的扩散和溢出效应,东中西部的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提升,且差距不断收窄。

    其次,积极挖掘现有中小城市的发展潜力,将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域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从产业上看,城镇化率50%以上的东部地区向第三产业转移,而50%以下为主的中西部则继续工业化,着力发展第二产业。

    再次,发展更智能和更人性的城市。其中包括,有效的城市治理制度,广泛收集居民需求并及时作出响应,同时有能力发挥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完善土地制度,加强城市土地规划,构建多样化的功能区域,根据居民需求变化作出开放式的调整;发展绿色、低碳的生产、运输和生活方式,积极倡导和采用此类工具,提高能源循环再利用率;尽可能地孕育和形成知识创新中心,并加强与实际产业应用的关系。

    城镇化走向精细化,投资结构也将发生重要变化。参照日本1955年以后的经验看,传统制造业投资增速将继续下降,基建投资在城镇化率到达70%之前仍可以缓慢上升,但结构上,铁路和港口投资占比逐渐下降,代之以城市轨道、航空、废弃物处理、生态建设、管道铺设以及保障房。对于中国而言,除了以上方面,包括交通、建筑和医疗服务的智能化等诸多领域,投资空间非常广阔,资本市场上的相应投资机会也相当丰富。  □中证证券研究中心 曹水水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