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概貌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青岛市是中国的副省级计划单列市,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港口、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同时也是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8个国际会议城市之一。
青岛全市面积10903平方公里,2008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61.56万人,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人口276.25万人,五市(县级)485.3万人。
二、城市化进程
1891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是为青岛建置的开始。1986年青岛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相当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其中非省会的副省级城市共五个)。
据统计,2008年青岛市生产总值迈上4000亿元台阶,达到44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2.4亿元,增长1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09元,分别增长14.6%和13.8%。据2005年11月1日全国1%抽样统计结果,青岛截至2005年11月1日城镇常住人口517.45万人。2008年常住人口达到820万人。
三、城市发展难点分析
青岛目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仍很艰巨,金融危机对全市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和出口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
(1)产业结构有待深入调整
从产业层面上看,青岛市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传统的重化工业和粗放型农业生产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实施对青岛市产业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三个基地、三个中心”目标的提出,以及“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市功能和城市布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和调整,原有工业布局与新的发展要求已不相适应,急需进行更大空间范围的优化调整,以增强青岛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更好地发挥在全省“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战略格局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青岛在新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从资源供给与利用角度看,作为资源短缺的城市,全社会资源意识、节约意识比较薄弱,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现象仍普遍存在。目前,青岛市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品能耗、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程度、土地集约化利用率等指标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2005年青岛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为0.94吨标准煤(折算为5.46吨油当量/万美元),高于深圳的0.38吨标准煤、日本的1.25吨油当量/万美元和世界平均的3.96吨油当量/万美元。在列入山东省考核14种重点耗能产品21个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中有13个单位产品能耗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万元产值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贡献率不足2.5%,工业用地平均产出率仅为上海的1/5、发达国家的1/8-1/16。
(3)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待增强
在生态环境方面,作为一个滨海旅游城市青岛市环境承载能力有限,长期的生态干扰破坏与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致使青岛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结构趋于单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调控能力减弱。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大部分河流生态用水难以保证,水环境生态平衡失调;绿化植被品种单一,覆盖率低,森林生态系统不能满足城市功能的需要;山体破坏、水土流失、矿产资源的不当开采等生态破坏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湿地数量不断减少,现有湿地得不到有效保护,功能衰退;海岸带破坏严重,海洋滩涂生物多样性减少,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逐步消失。目前青岛城市环境污染总体上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农业污染问题仍较突出。
(4)交通运输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近几年,青岛的交通运输业在规模和能力上都有了较大的增长,但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港口吞吐能力不足,长期超负荷运转。2005年青岛港以1.2亿吨的通过能力完成1.87亿吨的吞吐量。机场候机楼面积偏小,飞行区只有一条跑道且等级不够,难以满足4E级飞机起降要求,制约了直飞欧美等国际航线的发展,也难以应对奥运等大型国际活动的高峰需求。铁路网络密度不高,运力不足,造成煤炭等重要物资运输紧张、矿石压港、高峰时期客运不畅等问题。胶州湾两岸间通道单一,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交通能力饱和;农村公路、部分汽车客货站设施落后,农民出行不便。缺少城市快速交通体系,制约大城市框架构建及城市群发展。
四、城市动力分析
(1)地缘优势
青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北接环渤海经济圈,南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靠人口、资源丰富的华北、华中地区,是中国北方最具发展潜力的港口城市,与香港、上海构成中国黄金海岸的三大经济战略中心。青岛地理位置毗邻日韩,有利于招商引资,形成了以环渤海经济圈和沿黄河流域经济带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陆向腹地。
青岛以市南区为中心,形成了几个“小时经济圈”:一小时都市圈,一小时车程可辐射涵盖整个青岛所辖的七区五市;三小时服务圈,三小时可辐射至周边县、市和其他港口城市(如日照、连云港、威海等),涵盖整个山东半岛;八小时腹地圈,八小时的车程便可辐射到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安徽、江苏等地。
(2)港口优势
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建成后即被誉为东亚第一良港。目前,青岛港是由青岛大港(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和前湾港区等一类口岸为主体组成的国际特大型港口。港区处于疏港高速公路、胶州湾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胶济铁路等交通干道的起点。截至2008年,货物吞吐量超过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标准箱,是中国对外贸易第二大港。客运站有通达韩国仁川、群山、平泽和日本下关的客轮。
青岛港是中国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拥有集装箱、矿石、原油和煤炭码头,有通往450多个港口的97条国际航线,每月有419个国际航班发往世界各地。2008年,青岛港全年吞吐量突破3亿吨大关,达到30029万吨,同比增长13.31%。 集装箱吞吐量达1037万标箱,列世界集装箱大港第10位。
(3)国际产业转移机遇
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通过产业转移正在形成新的产业分工体系。从本世纪开始,国际产业转移的层次不断提高,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提升的趋势。
我国已成为国际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中心、跨国采购中心,并将逐步发展成为地区营运中心和研究开发中心,对国际与国内产业转移的承接正在由市场导向为主变为战略导向为主。积极参与国际垂直分工,努力占领产业链前端和高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是21世纪初叶中国制造业进行产业选择和改造的基本方向。
我国的工业产业布局和市场格局调整步伐加快。国外资本、港澳台资本逐步西进,国内产业按照东、中、西顺序梯度转移,大型工业企业展开新一轮资源整合与战略布局调整,内陆地区大型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集中。地处环黄渤海经济圈的山东半岛地区,其战略地位迅速抬升,成为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区域。
(4)旅游开发潜力
青岛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著名的游览、避暑、疗养胜地。人们常说,“泰山看山,曲阜看古,杭州看景,青岛则三者兼而有之”。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辉映出青岛多彩的身姿;海浪、彩帆、金沙编织着青岛靓丽的海滨风景线。
青岛在传承齐鲁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积极吸纳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精华,形成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有机融合,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多元交汇,中西合璧、开放创新的文化特色。其具有源远流长的崂山文化,容纳百川的海洋文化等。有众多的文化名人驻足此地,古人如郑玄、张三丰、李白、顾炎武、蒲松龄等在青岛各处留下了华美诗文。
(5)良好的经济基础
青岛经济实力雄厚,是中国北方和东北亚地区的物流中心、旅游中心和制造业基地,是山东半岛的经济中心;青岛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中居第11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4位。2006年,在社科院发布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中国城市排行中,青岛排在苏州和上海之后列第3 位。
自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以来,青岛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围绕集群发展统筹规划、科学指导、政策扶持,逐步实现了石化、汽车、造船、港口、家电电子等重点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产业集群“吸盘”和“雪球”效应日益释放。2006 年,青岛市安排产业集群重点项目40 个,总投资近700 亿元。千万吨大炼油工程、黄岛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青岛海西湾造修船基地、海洋石油工程、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等项目进展顺利。
五、城市定位分析
《青岛市总体规划(2006-2020)》把青岛市定位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港口城市、滨海旅游度假城市。”规划将青岛市的城市职能定位为“中国东部沿海的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青岛是一个理想的地区性综合经济中心,是中国北方的区域经济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区域物流中心。另外,青岛最大的优势所在是自然环境——山海城浑然一体,四季气候宜人,这样的优势必然赋予青岛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功能,同时青岛可以发挥港口、旅游、海洋三大特色经济,把青岛建设成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海滨旅游度假城市。
六、城市规划分析
青岛新一轮的规划提出了全面融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思想,将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向集约化、内涵式方向引导、控制与发展。新一轮总体规划突出了青岛作为滨海和海湾型城市的特点,突出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和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青岛新一轮规划确立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空间发展战略,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以强化主城的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目标,以改造和提升青岛主中心、崂山及黄岛副中心为重点,全面增强主城的综合实力,提升主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依托环胶州湾地区,积极辐射和带动外围地区,构建以环胶州湾地区为核心圈层,以即墨、胶州、胶南为内圈层,以莱西、平度及邻近区域为外圈层的多圈层拥湾发展格局,积极促进各圈层的合理分工与有机协作,重点建设中心城区和胶南、胶州、即墨城区以及外围的平度城区、莱西城区,科学规划建设滨海沿线的琅琊组团、鳌山组团、田横组团,合理引导城镇组团的有序发展,积极发展重点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三条区域城镇发展轴向外辐射拉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由中心城区向外轴向辐射、点轴分布的网络状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进一步突破了空间上的束缚,将区域研究范围扩大至整个山东半岛。规划区范围由中心城区及滨海公路沿线的胶南市区和琅琊、泊里、鳌山卫、温泉、田横、王村、丰城七镇,以及胶州市的营海等沿胶州湾地区组成,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相比,新增了一市七镇,新增面积约870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达到2870平方公里。
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青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动郊区产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构筑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遵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七、城市发展战略分析
(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优化升级
青岛市于2004年提出大力发展“三大特色经济、四大工业基地、六大产业集群”的战略规划,即大力发展的港口、旅游、海洋三大特色经济,以及家电电子、汽车机车船舶制造、石油化工、新材料四大工业基地,所培植的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船、港口六大产业集群,无一例外都是一些高端产业,从而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其中,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船、港口六大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强势拉动着青岛经济。
审视青岛工业发展百年历史,主要以“轻型化”的产业结构为特征。从战略意义上来说,培育汽车、石化、造船、港口等六大产业集群,以重型化为方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青岛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国际产业新一轮分工看,出现了将部分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产业向我国转移的势头。进入21世纪之后,青岛抓住了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良好机遇,特别是日韩的工业转移,积极发展重化工业,使得重工业占经济的比例在2005年首次超过轻工业。
(2)规划拓建新区,完善空间布局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青岛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高新区核心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四方滨海新区项目、市南区南中北岛、市北区小港湾、胶州少海新城等重点片区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功能优化提升,海湾大桥、海底隧道及市区接线等项目进展顺利,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及相关选线方案、线网规划、投融资方案编制完成。长途汽车站、青岛火车站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行。体育文化卫生教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和城市信息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免费开放了中山公园、植物园,完成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初步建成青岛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青岛西部城区随处可见二十世纪初德国式的建筑修建于海滨和山丘上,构成了青岛独有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东部城区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青岛“东部大开发”暨市委市政府东迁以后建成的新城区,已经成为青岛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
(3)实施重大项目,改善交通网络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的交通建设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通过突出抓好各种交通方式基础设施、保障系统建设并促进相互协调,形成对外连接顺畅、内部衔接合理的现代化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骨架,构筑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科技先进、多种运输方式和谐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完善市域“一小时经济圈”、半岛城市群“三小时经济圈”,基本确立国内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区域性航空枢纽地位。
2009年8月,青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准。青岛市近期建设规划涉及两条线路——地铁M3线和M2线一期工程,长约54公里,总投资约300亿元。2006年12月,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动工。工程连接青岛、黄岛、红岛“三极”。预计2010年大桥建成后,将使青岛至黄岛陆路距离缩短近30公里,车程缩短约 22~25分钟。2006年12月,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正式开工,总投资31.8亿元,预计2011年4月建成。该工程是连接青岛市主城区与西海岸的重要通道,南接黄岛区的薛家岛,北连市南区的团岛,下穿胶州湾湾口海域。2009年6月东西快速路三期工程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
(4)依托港口优势,发展临港经济
作为我国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青岛市较早提出了“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并致力于港口经济的发展。青岛港依托区域优势和现有经济发展条件,实施“深化日韩、提升东盟、突破欧美、拓展非洲”的全面开放战略,进一步开拓国际航运物流,力争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枢纽中心港;立足山东,沟通南北,辐射西部,建设沿黄河流域和环黄渤海地区物流中心。
按照山东省政府港口整合规划,“十一五”期间,山东境内的青岛、烟台、日照三大港口将累计投资530亿元,形成以青岛港为干线港,烟台、日照港为支线港,威海港为喂给港的现代化港口系统。从2006年开始,青岛港北谋威海港,南联日照港,加强与日照港、威海港联系合作,与烟台港确立伙伴关系。“十一五”期间青岛港将投资212.2亿元(不含港航智能信息系统等投资) 加快港口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批准设立保税港区,逐步形成以前湾港区为主体、环胶州湾港口群为中心,鳌山湾港区、董家口港区为南北两翼的港口布局,并规划建设邮轮母港。规划到2012年,青岛港口吞吐量将突破3.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50万标准箱,其中国际物流量将翻番。
(5)发挥品牌价值,发展总部经济
青岛是中国著名的“品牌之都”,拥有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双星集团、澳柯玛集团等大企业集团。截至2007年度,青岛市共有2个产品获得了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中国名牌产品总数达到69个,占山东省中国名牌总数的25.1%,中国驰名商标6个,有四家企业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青岛市是中国名牌产品拥有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品牌经济是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青岛要继续不断推介、强化“青岛市最适宜品牌成长的城市”概念,打造“品牌青岛”的形象,借助不断升值的品牌无形资产,并促进品牌经济不断“裂变”,使青岛成为一个“名牌城市”。
此外,青岛以较强的经济实力,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优美的城市环境和较为完善的配套能力以及优越的招商环境,为青岛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中,列北京、上海等城市后第九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5位。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二00九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