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专家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城镇化定位为调结构促转变的“依托”,意义重大且深远。城镇化的发展潜力巨大,是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快城镇化的主攻方向应该是提高城镇的人口承载能力,在相同的占地规模、相同的投资规模上提高容纳安居人口的数量。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红宇指出,我国工业化发展速度非常快,而城镇化相对滞后,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都存在不合理的方面。他认为,农民变市民的过程中,须加强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力对高端产业的服务能力,从而使劳动力在城市获得稳定的就业;与此同时,应制定出土地经营权的退出机制,让进城的农民真正退出承包经营,给留在农村的职业化的农民形成一个规模经营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城镇化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调结构的重要依托,也是拉动内需的重要途径。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副司长叶兴庆认为,从城镇体系的结构来看,需要重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人口的吸纳比例。目前我国有6亿多城镇人口,到2036年我国达到15亿左右的人口峰值时,还有4.5亿人要进城。按照现在的城镇结构体系还容纳不了。高水平的城镇化面临的三大问题在于:整个产业布局如何从大中城市向小城镇转移;如何把符合条件的人口调整进城市;中小城镇如何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质量。在筹集建设资金方面,以卖地来融资的方式如何转变为科学的投融资体制是城镇化道路上的重要课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毛其智提出,既要把城镇化作为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也要认识到城镇化在不适当的条件下带来的危机和重重困难。我国城镇化在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东部地区城镇发展相对成熟,大中小城市的网络基本发育起来了。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乡村居住点分散,有些地区刚实现温饱,主要靠大城市带动来发展。这种情况决定了西部地区应该采取与东部不同的空间布局、组织结构和发展思路。其中,增加稳定的有前景的就业岗位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有力保证。
城镇化率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城镇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到2008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5.6%,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了6.07亿。如果按照每年1%的增长速度,“十二五”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超过50%。城市人口的增长必然带来交通环境、能源、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将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消费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与会专家认为,把城镇化作为调结构的依托,须提升城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建立起科学的投融资体制、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水平,让城镇能够承载起产业升级和吸纳农村人口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