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砺 建设具有四川特色城镇化发展格局
时间:2012-10-31 10:57:33
来源: 搜狐
让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让城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是我省城乡建设工作者10年来坚持不懈的追求。近年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注重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产业支撑、城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着力构建“一核、四群、五带”的城镇化战略格局,着力完善以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着力增强城镇集聚产业、承载人口、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加快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提升我省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四川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格局,正随着十八大召开的隆隆号角,逐步构建形成。
四川城镇化步入快速和良性发展新阶段
十年来,省委、省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实施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推动了我省城镇化步入快速和良性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克服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城镇化实现追赶式发展和历史性突破,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发展时期,面临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规划建设成渝经济区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很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其内涵更加注重城镇发展动力,强调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共进,城镇与产业联动发展方式来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强调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等级结构的科学合理,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与区域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相协调,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生产生活文明向农村辐射,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障碍,城镇与新村一体化发展;更加注重城镇质量,强调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省在新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内需动力、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选择,对于加快四川现代化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构建有四川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紧密结合四川省情,科学谋划新时期城镇化发展思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城镇化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加强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强化产业支撑和城镇质量,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以及与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道路,构建“一核、四群、五带”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完善以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增强城镇集聚产业、承载人口、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我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今后五年,我省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新跨越:
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末,全省城镇化率要达到48%以上,到2017年城镇化总体水平超过50%,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结构性转变,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000平方公里左右,城镇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得到显著提升。
省域城镇体系更加完善。构建起以成都市为核心,四大城镇群为主体形态,20个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300个左右中小城市和重点镇为骨干,1500个左右小城镇为基础,布局合理、层级清晰、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天府新区建设快速起步、重点突破,成都市和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生活垃圾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幅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居民住房条件有较大改善。城镇特色日益突出,生态和文化建设取得有效进展,人居和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两化”互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镇体系布局与生产力布局相协调,城市新区与产业园区一体发展,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的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城镇对产业的引导和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各类产业园区纳入城镇统一规划、统一布局,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两化”互动发展的示范区。
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建立更为宽松的城镇户籍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体系更加完善,创新城乡管理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分享到6.45K
科学推进四川新型城镇化进程
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城镇化健康发展。第一,加强城镇化发展相关规划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发展规划等相互衔接,按照“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发展的思路,统筹协调好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关系。积极探索覆盖市、县全域的总体规划编制,将市域城镇体系和县域村镇体系统一纳入市县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城市、镇和乡村协调发展。第二,发挥城乡规划对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的引领作用。重新审视修编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快“四大城镇群”规划编制,科学合理制定全省城镇化发展战略;规范有序开展区域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县城和规划人口5万人以上的城镇都要按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提高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覆盖率,为城镇化建设项目实施提供法定规划依据。
坚持区域协调,优化省域城镇发展格局。要适应国家建设成渝经济区、形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需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构建立足四川、面向西部的城镇体系,形成“一核、四群、五带”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引导人口和产业向适宜地区聚集。要做大做强成都发展核心,成为带动全省、辐射西部,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和国家级区域中心城市。要发展壮大四大城镇群,依托交通干线与江河流域,结合全省生产力布局,培育成德绵广(元)、成眉乐宜泸、成资内自、成遂南广(安)达与成雅西攀等五条各具特色的城镇发展带,形成引导全省产业发展和城镇合理布局的重要城镇发展轴,促进省内城镇群之间要素自由流动、产业合理布局和区域城镇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以大带小,构建科学合理城镇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第一,要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将成都市建成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生态田园城市,成为国家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特大区域中心城市;积极将人口规模大、经济基础强、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中心城市培育成为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将一批地级市和发展较好的县级市培育成为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增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应结合本地实际,采用规划建设组合城市的模式,将地域相邻或相近城镇按照一体化发展原则统一规划,加快发展成为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城市。第二,要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重点镇。把一批经济基础较好、人口基数较大、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县城培育成产业支撑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人居环境良好的中小城市,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集约发展小城镇,实施重点中心镇建设示范工程,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加快发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镇、工业镇和商贸镇,走一条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道路。第三,要加强城乡统筹,推动以城带乡。统筹城市规划区内中心城区和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推进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构建城乡良性互动发展新形态。依托小城镇加快新村和新村综合体建设,搞好镇乡成片推进新村建设示范工程,因地制宜地提高平原、丘区、山区村民聚居度。
坚持产城互动,拓展城镇新的发展空间。按照“两化”互动发展的要求,统筹城镇新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将各类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统一布局。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城市新区、产业新城,有序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完善城市新区的就业与生活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配套,形成产业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的现代复合型新城区,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是我省一项历史性工程,也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纳入了国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成渝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要集中力量抓好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加快建设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形成内陆开放门户、高技术产业基地、高端制造业基地,西部高端服务业中心、国家自主创新中心的“一门户、两基地、两中心”新区核心功能,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成为带动全省、辐射西部发展的引擎。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保障有力的要求,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城镇交通、电力、通信、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以及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有序推进旧城区有机更新,大力实施棚户区、废旧厂区更新改造,加大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大力发展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集多种都市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增强城镇的市政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通过政府投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乡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坚持节约集约发展,加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工作,大力发展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建设低碳生态城镇。加强和改善城镇管理,完善社区基本服务体系,推进数字化城镇建设,提高城镇运行管理效率。
坚持突出特色,提升城镇整体品位。要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坚持“宜居、宜业、宜商”的取向,大力实施生态优先的城市发展战略,将生态环境视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支撑城市发展的生态本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抓好重点生态项目建设,使生态建设成为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价值,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大力开展“园林城市”、“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奠定基础。要保护历史文化,塑造城镇风貌和景观特色。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镇)、名村保护,编制实施历史文化名城(镇)名村保护规划,加大历史街区与文物古迹保护力度,使历史文化在城乡建设中得到传承和弘扬;处理好城镇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名城(镇)名村品牌形象;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注重城市文化研究,积极开展城镇风貌与景观塑造,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努力提高城镇建设品位和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