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发展实践中,广东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其中一条,就是解放思想。正如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所言:“解放思想必须与时俱进。实践在发展,解放思想不能一劳永逸。只有主动顺应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要求,从落后的思维定势和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才能以思想的领先促进发展的率先。”广东思想解放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和发展新路,催生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广东成为中国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先锋
为推动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一到广东就掀起解放思想大讨论。2008年1月至5月,广东分学习宣传、讨论调研、决策部署三个阶段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全省上下,从官员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群众,南粤人民争说解放思想,热议科学发展。
广东人重提“解放思想”,让全中国人为之一震。网友“尚崇龙”说,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总量连续20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在人们心目中,广东始终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东人思想已经“够解放”了!
但广东人是清醒的。正如汪洋所言:“我们必须认识到,再不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用改革创新来解决问题,广东排头兵的位置将难以自保,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将难以实现,小平同志托付的任务就难以完成!”
2008年6月19日,夏至将至。这一天的《南方日报》弥漫着夏天般热烈的气氛头版头条新闻的主标题是《努力开创广东科学发展美好未来》,火红色的标题散发出火热的气息。新闻讲述的是,中共广东省委召开十届三次全会,总结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取得的成果。
半年来的思想激荡,解放了什么思想?转变了什么观念?提高了什么认识?反对了什么观点?破除了什么利益格局?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给出了答案。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有二:一是明确了广东发展的战略目标,二是达成了“八个必须,八个解放出来”的思想共识:“必须全面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片面追求总量和速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必须全面把握现代化的综合价值取向,从单一的经济价值取向中解放出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重物轻人’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广东的思想大解放,引来媒体大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浪网、搜狐网等各大媒体都给予了充分报道。星岛日报网、德国之声、BBC中文网等相继刊发评论文章,认为广东是中国新一轮解放思想运动的先锋和主力。
思想解放转化成看得见的民生福祉
解放思想决不仅仅是“头脑中的风暴”。经过解放思想洗礼的广东干部群众,纷纷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思想解放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催生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今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广东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广东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经济社会发展正全面进入转型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十分紧迫。广东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打破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利益格局,着力完善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治理模式,全方位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改革。
政府职能转变,涉及政府工作人员的权力和利益,是“革”自己的命。经历过思想解放的干部对此看得很开,对于改革既有清醒的认识,又有打破阻力的决心,各项改革得以平稳推进。
过去,一些干部将GDP看得很重,唯GDP马首是瞻。今天的广东,“好干部”的定义今非昔比,干部更加注重解决民生困难、改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幸福。
比如,为了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珠海作出了一项具有革命意义的决定转变各级政府职能,市一级主要抓规划统筹和政策引导,区一级主要抓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镇街一级主要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此对应,各级党政领导的政绩考核办法也发生改变。香洲区委书记张宜生说,针对镇街直接面对基层和群众的特点,今年区里取消了对镇街的经济指标考核。
曾有一种观点,认为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不是要等经济发展了,再来做改善民生的事呢?广东在实践中发现,二者应该同步进行,没有先后次序。以惠州为例,该市大力建设“幸福惠州”,实现民生引领发展,将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变成民生不断改善的过程。这就要把民生建设视为引领全局发展的“牛鼻子”,把民生作为促进政府、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突破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举措的协调性、改革成果的普惠性有机统一。
新思路带来新发展。过去5年间,建设“幸福广东”综合指数,珠三角地区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粤东西北地区年均提高0.36个百分点。前不久,广东发布《2011年广东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报告》,公布了百姓的“幸福评分”: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中过半数城市群众总体感到“比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