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范维澄教授在北京科技大学为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公共安全科技发展的思考”的精彩报告,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金龙哲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
范维澄院士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曾担任科技部973火灾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火灾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和重点基金、科技部科技奥运专项中奥运场馆防火等项目负责人。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和世界公共安全科技前沿趋势,他提出了在清华大学构建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以及申请公共灾害防治国家实验室的整体构思和建设方案。
范维澄院士在报告中强调了公共安全的重要性,从公共安全的主要内容、公共安全的三角形模型体系及事故总体预案的制定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有关公共安全的知识,并以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登陆模型图及一系列模型图展示了科技在公共安全研究领域的重要应用,使同学们认识到科技进步与公共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范维澄一一予以解答。他精彩的讲座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报告会为切实提升学生对公共安全的认识、拓展课堂教学广度及深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物简介:
范维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住建部城市建设防灾减灾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委员,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荣誉顾问
延伸阅读:
范维澄:构建公共安全科技三维体系
范维澄作题为《关于公共安全科技的思考》的报告 (张秀峰 摄)
在2011年9月21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大会报告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说:“人们通过对突发事件和承载载体的研究,确定应急管理的研究目标,加强防护,从而实现有效地防护和科技减灾。”范维澄院士以《关于公共安全科技的思考》为题在开幕式上作了大会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说,经过多年实践和总结,公共安全科技界提出了公共安全体系的“三角形”模型,三个边分别是突发事件、承载载体和应急管理。突发事件、承载载体和应急管理这种三维体系构成公共安全科技的整体。
目前我国公共安全涉及到四个大的方面:一是自然灾害,我们见到听到的地震、台风、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二是事故灾难,环境生态的灾难,安全生产在各个领域的事故。三是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食品安全,群体不明原因的疾病,包括和人类密切相关的动物的一些疾病,像疯牛病、禽流感。四是社会安全事件,既包括了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也包括了大规模的群体事件和经济安全事件。
范维澄院士指出,公共安全体系的“三角形”模型里面分布着灾害要素,灾害要素表现形式为物质、能量、信息。比如危化品的泄漏,它的灾害要素的类型是物质,对于地震来讲,灾害要素的类型是能量,对于火灾,燃烧释放的热能属于能量的性质,火灾经过化学反应以后生成的有毒有害,是物质形式,有可能导致社会恐慌和群体事件的谣言,灾害要素的形式就是信息。除了研究灾害要素的表现形式之外,还要看灾害要素达到了一定的临界值或者有突发因素的时候,它可能变成突发事件。
他解释说,如果用一段文字来概括,公共安全的三角形模式可以这样表述。研究突发事件的孕育、发生、发展到突变的演化规律,及其产生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等风险作用的类型、强度及其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对于承载载体,要对承载体在突发事件作用下和自身演化过程中的状态进行量化。同时,各类型承载载体也像人一样,有一个老化的过程,如果城市化发展到老龄的过程,有很多基础设施处于临界破坏的状态,即使没有突发事件的作用,承载载体在自身演化过程中也可能发生破坏,从而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所以在这里要研究这样一些承载载体的状态和变化,研究可能产生的本体或者是功能的破坏,及其可能发生的次生和衍生事件。
加强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紧系民生是国家紧迫和重大的战略需求,是政府部门企业与科教工作者共同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管理与社会人文科学的结合,是世界各国做好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共同趋势。公共安全科技蕴含深刻而复杂的科学技术内涵,具有长期的生命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范维澄院士在报告中介绍,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公共安全科技,“十一五”期间,在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研究了国家信息平台关键技术,其中一部分包含了对于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发展的预测,关于森林火灾蔓延的态势分析,把可燃物的类型、气象要素、地形要素作为输入条件,经过计算机模拟,能够得到火蔓延的速度和火烧的强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这样一些基本的数据,对于森警部队破火无疑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
不过,范维澄院士强调,作为政府来应对突发事件,仅有个别模型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全系统、全流程和全体系的综合集成,在这样一个系统当中,要充分借鉴历史上如何处置类似突发试件的经验和教训,及时掌握当前态势,预测灾害发展的态势和可能带来的灾害性的后果,采取了应急措施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