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宾中心城区,作为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相对突出,但战略分工不明、综合服务职能发展滞后。
在未来,宜宾将做强县城,打造片区次中心。做优重点小城镇,推进小城镇特色发展。
长期以来,宜宾区县经济工业占主导,导致中心城区和县城战略分工不明、综合服务职能发展滞后。为发展新型城镇化,根据《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未来宜宾市将重点发展沿江都市区以及岷江、川滇、川黔城镇轴,培育片区新兴增长点。做强县城、做优重点小城镇,推进小城镇特色发展。
■小城镇经济实力弱“坐拥4A级景区的长宁县竹海镇、兴文县石海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这两个城镇在经济上特色却不够明显,发展比较落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与区域规划设计所副所长谢从朴在为宜宾做城市总规划时,小城镇经济实力弱,特色职能培育不足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际上,不止竹海镇、石海镇,包括拥有僰王山景区的兴文县僰王山镇、屏山县龙华古镇、江安县夕佳山镇等旅游资源富集城镇以及一些以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如兴文县太平镇、宜宾县喜捷镇等,特色职能培育都显得有些不足。
谢从朴介绍,在宜宾中心城区,作为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相对突出,但战略分工不明、综合服务职能发展滞后。而小城镇经济实力弱,特色职能培育不足。宜宾市城镇规模结构,目前呈现“城—县城—镇”三级分化,城镇体系不完善,县城规模偏小。“宜宾各个区县县城的平均规模是6.16万人。宜宾市区县县城人口最多的珙县,人口有12万。”谢从朴说,除县城外,其他小城镇平均规模4千人。
■分四类级别发展城镇据了解,宜宾市域内中心城区、县城和沿江、沿主要交通沿线以及特色资源富集型地区的城镇发展条件比较好。因此,在《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中提到,未来宜宾市要分四类级别发展城镇。
一类城镇就是宜宾市中心城区。二类城镇大多是各个区县的县城,有珙县的巡场—珙泉镇,兴文县的古宋镇—太平镇,筠连县的筠连—巡司镇,屏山县的新发镇,江安县的江安镇,高县的庆符—文江镇,长宁县的长宁镇,总共11个。而三类城镇则是宜宾县观音镇、蕨溪镇、兴文的僰王山镇、石海镇、长宁县的双河镇、竹海镇等24个乡镇。四类城镇包括长宁县古河镇、宜宾县喜捷镇等69个乡镇。
■强力打造特色城镇在未来城镇建设发展规划上,宜宾市将以沿江都市区为重要一极进行打造。促进人口和产业向沿江城镇集中,在这些区域内,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农产品加工、食品与药品制造等产业,使之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增长极。与此同时,还要围绕着岷江、川滇、川黔城镇轴打造城镇。在岷江城镇轴上,注重生态保护、以循环经济模式推动城镇发展。屏山、蕨溪等城镇将被做大做强。而川滇城镇轴,则是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培育新型能源矿城镇。沿内宜高速、宜珙铁路、南广河流域,做强“高—珙”联合城镇组群,以及筠连、来复、孝儿等城镇。在川滇城镇轴,将凭借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做强绿色生态城镇。依托宜叙高速,打通旅游通道,重点推进兴文、竹海、僰王山等沿线城镇发展。
在未来,宜宾市将把县城和重点城镇结合起来,多点培育片区新型增长点。做强县城,打造片区次中心。做优重点小城镇,推进小城镇特色发展。在宜宾未来规划中,将结合区位于资源条件特色化发展,强化城镇的专业职能。宜宾中心城区、珙县的珙泉,兴文县古宋镇,筠连县是筠连镇,屏山县的新发镇,江安县的江安镇,高县的庆符—文江镇这8个城镇将成为综合型城镇。而专业型城镇又分为了工贸主导型,有高场镇、喜捷镇、月江镇、孝儿镇、下长镇等14个城镇。而商贸主导型城镇有观音镇、白花镇、新市镇、双河镇等9个城镇。而旅游服务型城镇则有长宁镇、竹海镇、石海镇、僰王山镇等8个城镇,最后,宜宾市其他一般建制镇都属于农贸主导型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