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各种层次有关社会管理的讨论中,大家最为担心的无外乎当强调社会管理的时候,容易把社会管死,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这就提出了如何使我们的社会有序与活力兼具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有序与活力兼具的问题实际是社会管理当中个人和社会,或者说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社会秩序与个人活力的关系问题。社会有序就是指社会有序地运行,它是通过求治去乱的过程而达到的。“治乱”既包括物质硬件方面的因素,也包括精神软件方面的因素。社会有活力是指各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得到满足,在这样的基础上,各成员之间能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使社会有序起来。使社会有序与活力兼具,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最根本的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配置,也就是要求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是符合公平正义的。这种公平正义在客观上体现为社会结构的合理性,制度安排的公平性;在主观上体现为社会成员的感受,也就是他们的公平感、认同感。
但是,在我们把理论运用到实践的时候,如何解决社会有序与活力兼具的问题呢?结合当前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譬如说我们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全球人类困境的挑战,一是本土社会转型的挑战,笔者认为,可以初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处理好“六个结合”的关系,实现科学管理。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就是要使我们的社会管理更加实事求是,更加符合社会管理的规律性,更加体现以人为本,使其转化为有可操作性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且落实为可行性的社会政策,从而保证我国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社会成员。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要注意“六个结合”,即要将治标管理和治本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社区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第二,处理好利益多元化格局关系,实现统筹兼顾。我们通过一些社会调查,体会到发展起来的问题并不比没有发展起来的问题少,富裕起来的问题并不比贫困引发的问题少。现在发展起来的问题、富裕起来的问题已经逐渐凸显,这表现为利益多元化格局,在这个格局中,各种利益冲突尖锐。例如,有关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村一个区可分红的资金有20亿元,已经有分红权的那部分人要极力防止没有分红权的人进来,没有分红权的人要想各种办法进去,如此便会出现社会秩序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外嫁女”问题(原来嫁出去了,现在要进来)。有些人因为没有了农村户口,结果也没有分红权,因此造成那个地方农村户口很值钱。类似问题就是富起来后多元利益格局引起的秩序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怎么实现统筹兼顾,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
第三,处理好客观发展与主观感受的关系,实现“有感发展”。经济连续多年强劲增长,但如果这种增长与不少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关系不是那么直接和明显,经济增长成果共享的氛围和现实没有进一步形成,就会影响到居民的安居乐业,造成民众生活幸福感不强,似乎觉得经济增长与自己无关。这种情况属于“无感增长”。
从收入方面看,劳动报酬占我国GDP的比例为37.2%,这与发达国家60%以上的差距很大,与我国1985年相比也下降了近20%,这一情况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在“十二五”规划的主要指标当中明确了经济年均7%的增长速度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要在7%以上的奋斗目标,使GDP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这个意义非常深远,但要做到还有很大的难度。
同时笔者也感到,现在各地的实践,如适度普惠的福利制度的构建,就是要让全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增加民众的幸福感,特别是要让老弱病残等社会群体,也能享受到经济的发展成果,促使老百姓从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的“无感增长”向与自己直接相关的“有感增长”转变。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原文发表于《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