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山东德州:打造“黄三角”现代产业体系新高地
时间:2012-10-24 11:02:45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最西端的城市,近年来,山东省德州紧紧围绕生态高效产业,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向内陆辐射的“桥头堡”。

“自2009年乐陵、庆云两县市被列入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区域,他们一直成为德州市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扶持政策最优的地区。”德州市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办公室主任乔方红向蓝黄‘两区’建设走基层大型采访团记者介绍说。

截止到目前,乐陵、庆云共获得“两区”建设专项扶持资金1.7亿元,制定了以生态旅游城、循环经济示范园、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和现代农业及旅游观光园为载体,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新高地的总体目标。

发展“高精尖”产业,打造江北首个“飞地园区”

“德州市是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城市群,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复合带上的区域性节点型中心城市,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跨省共建园区的良好条件。”乔方红主任说。

目前,境内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已列入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特别是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由庆云县与天津市红桥区联合建立,我国江北首个跨省共建园区,是发展飞地经济的首创。

该区主要总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轻工食品等新兴产业为主。目前,已吸引了中国航天碳材料生产基地、齐耀新能源等13家高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已从京津唐等一线城市,转移到本区域内落户,总投资169亿元,并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4亿元。

依托龙头企业,壮大高效农业和特色产业

依托其境内希森、汇源、中澳、鼎力、鲁丰等10余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德州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已初具规模。

目前,德州正全面推进建设百万亩生态枣林观光园、希森脱毒马铃薯产业园、中澳肉鸭养殖加工园、乐陵调味品产业园等十个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努力打造成全国的现代高效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京津济的蔬菜供应基地和全省冷链物流工程的示范基地。

其中,乐陵50万亩优质金丝小枣种植、10 万亩脱毒马铃薯繁育、庆云亿只樱桃谷肉鸭繁育已具雏形,已形成了红枣市场、调味品市场等全国最大的专业市场。

同时,不断调优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体育用品产业、五金机械装备产业、传热新材料产业、碳材加工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基地。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投资30亿元的国电光伏发电、投资25亿元的齐耀新能源生物质发电等一大批项目落地投产。并拥有青岛保税港区、黄三角会展物流中心、义乌商贸城物流中心、温泉度假村总投资过100亿元的在建项目4个。

平地建起无水港,实现“蓝黄融合”发展

德州抓住黄河三角洲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这一难得机遇,大力开展产业分工与协作,使得“蓝黄融合”取得重大进展。

其中,青岛保税港区(乐陵)经济园区项目被评为“蓝黄融合”的典范,整个项目总投资130亿元,主要建设小枣生物食品、物流园区、加工贸易、大型商场等生活配套服务于一体,并面向鲁西北、冀东南,辐射河南、山西。

“不靠海的乐陵建起无水港,把青岛保税港区的运作模式及其政策优势,与乐陵市区位及交通优越、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等叠加,既带动了乐陵市工业崛起和对外开放,又可探索一种以保税港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新模式。” 乐陵市委书记鄂宏达说。

为争取更多的县市区融入蓝黄战略,德州开发区新能源、禹城生物制药、临邑石油机械也已列入蓝色海洋经济区的配套示范基地,可以享受蓝区的相关政策。(记者 王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