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 元 实习生 王远静)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既体现了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也标志着这个城市的生态文明程度。经过创模3年的努力,我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环境质量日益改善。如今,每到一处,人们行走的街道更加整洁,眼前所现的渭水碧波荡漾,呼吸的是清新洁净的空气,生活在葱茏花木园林中……
渭南作为一个农业城市,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先天不足,工业经济起步较晚,如何在快速发展渭南经济的快车道上,打造环境整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适宜创业居住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考虑的首要问题。经过调研走访和实地考察,2009年,我市决定在“国卫”的基础之上,开展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按照“创省模与创国卫一并推进、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一同考核、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一起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环保专项整治、生态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以资源深加工、现代医药、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和清洁能源为龙头的朝阳产业,推进新型高科技工业园区建设。同时, 为统筹城乡发展,构筑更强的区域优势,整体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市适时提出了“市县联创”环保模范城市群的目标,将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由中心城市向卫星城市延伸扩展,实现中心城市和三分之一以上县市达到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标准,以中心城市创模带动各县(市、区)创模,城乡梯次推动,逐步在关中东部1.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形成“大环保”的规模效益,建成一个 “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渭南地区环保模范城市群。为此,我市将创模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来抓,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 “政府负责、市县联创、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创模机制,坚持重视创模规划、重视创模过程、重视工作创新、重视市县联创、重视环境热难点问题的解决,以“扎实、务实、真实”为创模工作要求,从创模实绩抓起,逐步形成中心城市带动县(市、区)共同实现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