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崛起建人民满意的理想城市
中新知识城、海珠生态城、天河智慧城、南部滨海新城、东部山水新城……2012年,广州众多“新城”亮相。广州正在探索一条符合实际的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发展道路,以建成一座人民满意的理想城市
有人说,广州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十年城变”。
本世纪初,广州提出了“东进西联,南优北拓”的城市发展战略,锻造出“巨人骨架”,以迎亚运为契机,通过“小变、中变、大变”,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如今,“新型城市化”成为广州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以探索一条符合实际的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发展道路,到2020年建成一座人民满意的理想城市。
这是广州的“新城时代”。中新知识城、海珠生态城、天河智慧城、南部滨海新城、东部山水新城……2012年,广州众多“新城”亮相。半个月来,笔者走读这些“新城”,试图解码广州“未来都市”理念形成的轨迹。
向南眺望,在这座城市的心脏地带,将崛起海珠生态城,政府用60多亿元的代价将万亩果园收归国有并永久保留。未来,这里将建成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城市示范区和建设花城水城绿城的样板区。
向海而生,以南沙新区建设为突破口,打造一个新广州。作为珠三角地理几何中心,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南沙在蛰伏摸索20年后,将“宜居优先”和“产业优先”并重,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
以自然山水为“骨架”,天河智慧城也逐步“显山露水”,这里将建成一片有别于广州高楼大厦的宜居环境,在绿化率高达50%的青山绿水间,引入智慧产业,成为广州的发展引擎、创新中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逐渐崛起的一个个新型城市化“试验场”,串起了这座城市竞争力的“龙骨”。今年,广州正强势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和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其发力之处,正是在这些试验区的辐射范围内。
这些逐渐崛起的新城,更像是一幅新型城市化的靓丽拼图,将拼接成若干年后的新广州。
挥别以追求GDP为导向、追求速度和规模的“传统理念之路”,转向追求发展质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挥别以资源、环境、土地等要素驱动的“负重之路”,转向主要依靠高新技术、高素质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驱动的创新发展之路。
挥别区域单极发展、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失衡之路”,转向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内部聚合发展的协调发展之路。
挥别注重追求经济增长的“物本之路”,转向发展成果全面共享的富民之路……
广州城市发展探路所呈现出来的崭新形态,正是广东乃至中国迈向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希望所在。
发展破局创造时代“更好的生活”
在对传统城市化的反思中,广州找到了新的“城市梦想”。在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中,广州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动力、更加注重优化发展空间、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城市规划学者巴特利特在其经典著作《更好的城市》中指出:“城市应是激发人们向往高贵生活的地方。”更好的城市总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如今的广州,通过一座座“新城”建设,正在解答城市如何给这个时代创造“更好的生活”。
进入“城市文明”主导的时代后,多座大城市先后面临资源约束趋紧、公共服务不均、城乡二元分割、文化特色弱化、社会服务管理滞后等“成长中的烦恼”。中国的城市应当创造怎样一种范本,去实现亿万家庭的“城市梦”?
广州率先把握住了这一时代命题。在对传统城市化的反思中,找到了新的“城市梦想”。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指出,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动力、更加注重优化发展空间、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于是,海珠生态城丢开“重物轻人”的传统发展导向,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态宜居新城。
于是,天河智慧城不再只是“经济机器”,放下“重经济轻环境”的急功近利,向低碳经济、绿色发展从容进发。
于是,城市不再是“农村”的反义词,而是农村发展的引擎,东部山水新城在增城、萝岗的绿水青山间创造城乡和谐发展、互为推动的“共生体”。
于是,城市不再只是“成功者的乐园”,而是“奋斗者的家园”,以普惠式民生向包容发展转变。
于是,城市不再是中心单极化发展,而是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十年之后南沙将成为广州第二个市中心。
于是,城市不再是“千城一面”的水泥丛林,而是充分尊重历史文化,广州老城区的西关东山等永续着城市精神……
——这是广州对什么是“更好的城市”的回答,也是广州对新型城市化的细心描绘。在刚刚结束的广州市委十届三次全会上,出台了广州市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1+15”文件,为广州指明了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总路线图。
在“1+15”文件中,广州市明确提出了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总目标,就是要把广州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理想城市。到2015年,广州将实现新型城市化发展大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显著增强,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远景目标是到2020年,新型城市化发展实现大跨越,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全面增强,努力迈进世界先进城市,把广州建设成为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城乡一体、生活幸福的理想城市。
■案例
海珠湿地:
“绿心”奏响都市中的田园牧歌
亲水花溪、空中果林、石榴湾湿地……日前,位于广州市中轴线南端的海珠湿地一期正式对外开放。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广州以60多亿元的代价将这片“处女地”收归国有并永久保留。
果园里,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竞相怒放。旁边的菜地里,头戴草帽的农民正在平整菜地,这副田园牧歌式的画面让游客仿佛置身乡野,流连忘返。“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游客李先生流畅地背出陶渊明的《归田园居》,而在他身后,高楼大厦依稀可见。
占地1.8万亩的万亩果园,有广州“南肺”之称,事实上,在城市中心有如此大面积湿地国内罕见。不过,近年来,由于种植果树收入微薄,一些果农干脆让果园抛荒,一些人则偷偷在湿地内搞起了简陋的农家乐,万亩果园环境有恶化的趋势。
今年初,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关心下,海珠区万亩果园争取到了“整体征地,只征不转”的特殊政策,万亩果园的10762亩土地全部转为国有,但农用地的性质保持不变。6月初,万亩果园一期改造施工,三个多月后,湿地一期改造完成并对外开放,万亩果园也正式更名为“海珠湿地”。
这片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果林改为湿地后,在短短半年内迎来了历史性的转变。广州市中心留住了这片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湿地,市民多了一个领略岭南水乡风情的休闲旅游胜地,而最令人欣喜的,还是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果农们的生活。据介绍,万亩果园征地补偿款总金额将达到60亿元以上,由市、区两级财政负担。
既保城市的“肺”,又保农民的“胃”,保住了城市自然生态的永续发展,也保住了当地群众幸福美好的生活。如果将目光放大到整个海珠区,一个代表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海珠生态城”初见雏形,而海珠湿地正是这一“生态城”的“绿心”。
“中国古代的城市和乡村从来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呈现出‘城乡连续体’的形态。”中山大学历史学家陈春声教授说。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教授也认为,新型城市化最重要的内涵是“城乡一体”,未来城市的理想形态是“城中有乡、乡中有城”。
海珠生态城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保护专家王如松给海珠生态城给予很高的期望,认为其有机会打造为联合国未来城市示范项目,为未来的城市文明树立一种示范。
■感同身受话变化
海珠湿地征地农民老黄:
自家果园“漂亮得不敢认了”
“以前我家果园就在这里。”广州海珠区龙潭村村民老黄踩了踩脚下的草地,“现在变成公园了。”
万亩果园的水果是广州的名产。杨桃、黄皮、木瓜……直到今天,老黄对田里的果树仍十分熟悉,“我们果园里的黄皮又大又甜,不是品种的问题,是这里的土好、水好,换一个地方肯定种不出来!”
尽管如此,单靠经营果园,果农一年的收入也不多。老黄说,现在什么都讲牌子和包装,果农不会包装,再好的水果卖不起价。“水果一年只收一次,大概能卖个三四千元,除去农药、肥料这些成本,只剩下两三千元。村里年轻人没有种水果的,都是我们这些老人家在打理果园。”
随着城市版图的扩展,过去的农村逐步变成了市中心。老黄说,他们从来没想到,有一天自家的果园会变成城市“中轴线”。前几年,周边建起了许多高档楼盘。村民常听说哪个街道的村征地拆补,村民拿到补偿发了财。“就是我们这里不动,说是‘市肺’,果树也不让砍。其实很多人都盼着政府来征地,因为果园已经不赚钱了。”
今年初,政府的征地公告在村里贴出来,很多村民第一时间就同意了。老黄也很快签了协议,可还是有点担心:“以前祖祖辈辈都靠这块地,地没了,心里不舒服。”街道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除了给征地款,政府还会帮村民买社保,让他们老有所养。
今年10月1日,海珠湿地一期示范区正式开园,海珠区政府给龙潭村村民免费派发了几千张参观券。老黄到湿地里走了一圈,看到他家果园的“故址”,“真是漂亮得不敢认了。”
海珠区政府表示,今后将给万亩果园被征地农民派发VIP卡,让他们终身免费游览湿地。老黄说,他还是喜欢住在村里,每天走过一条马路,就能来湿地散步。生活对于他来说,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