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新区承载了新时期引领广东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突出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补位和服务的功能
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演化,东盟及环太平洋西岸经济圈正处于由工业经济圈向知识——服务经济圈转化的阶段,逐渐由物质经济转向非物质经济。伴随环太平洋西岸经济带产业价值链开始重构,作为该区域内产业分工重要功能节点的珠三角制造业基地也开始加速向现代化世界级城市群转型。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依托粤港澳合作,把珠江三角洲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南沙新区是珠三角几何中心和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带的连接枢纽,也是珠三角核心区中仅存的一块可供大规模成片开发的区域,独特区位条件决定了其在粤港澳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南沙新区承载着引领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带动广东走向世界的时代使命。
南沙新区要通过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切入珠三角现行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重构产业链条,推动珠三角从全球加工贸易生产者向全球资源整合配置者转变。通过建成引领全球城市发展趋势的重要新兴城市、国际智慧滨海新城,将南沙新区建设成为珠三角的“芯”,以此带动珠三角各市功能定位的对接和优化,让珠三角成为一个功能层层分解,布局错落有致,互补互赢的整体。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综合实验区,南沙新区要通过全方位拓展粤港澳合作领域,建成珠三角资源配置和整合的重要枢纽,打造成为背靠全国、依托港澳、立足泛珠,面向全球的服务中心、决策中心和共享中心,实现由珠三角几何中心向功能中心转变,建成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央商务区,成为粤港澳合作的桥头堡、广东扩大开放的国际门户以及珠三角城市群走向国际的核心节点。
以海洋产业和幸福导向型产业为抓手,将南沙打造成为实施海洋战略的国家级新区和幸福广东的重要体验区
南沙新区产业发展应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和幸福导向型产业,努力将南沙新区打造成服务内地、连接港澳、辐射东南亚、面向世界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慧滨海新区,成为我国实施海洋战略的国家级新区和幸福广东的重要展示及体验区。
南沙新区作为广州从临江走向滨海的出口,有着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完善的海洋产业基础设施,具备发展海洋产业的坚实基础。南沙新区应充分利用滨海地理优势,依托环境资源、海洋资源和生态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推动现代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等海洋服务业和海洋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借此为海洋装备制造业、临港工业的发展提供完备的物流服务体系,引领海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把南沙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的海上门户,广东省海洋经济试点的重要突破口和广州由江河城市走向滨海城市的主要承载地。
同时,南沙新区应该作为全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示范区进行建设,充分发挥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大力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一是依托南沙岭南文化传统资源,借力南沙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公共创新平台,大力发展智慧产业,集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和设计、科技服务和教育培训等与生产相关的研发、设计、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业的发展。二是依托南沙生态和旅游资源,满足人们对保障人身健康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推动高端医疗、休闲旅游、体育健身等具备完整产业链条的服务业的发展。三是充分利用南沙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以特色金融、现代商贸、现代会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专业服务为主的高端商务服务业,推动产业链的高端化,同时为海洋、智慧、健康等主体产业的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以粤港澳全面合作为路径,全面推动南沙新区产业走向高端
深化粤港澳合作是国家赋予南沙新区的重要任务,也是南沙新区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切入口。南沙新区应率先落实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政策措施细则,推动粤港澳合作由单向辐射向双向促进转变,由功能性整合向制度性整合推进,建设内地与港澳先进发展机制对接的先行实践区。在“一国两制”前提下,创新通关模式、合作模式、管理模式,构建多层次、多主体、多方式的与港澳合作机制,促进粤港澳三地资金、人才、科技成果等全要素的交流,统筹引导粤港澳三地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给,构建粤港澳创新合作的核心,统领广东全省与港澳的合作。推动南沙与港澳在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休闲旅游、健康服务、航运物流、专业服务、文化创意、绿色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新进展,为粤港澳三地构筑全方位的创新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