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天津市农民居住社区发展以小城镇建设、文明生态村创建、示范小城镇“三改一化”为主要内容,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在基础设施方面,按照规划,本市农村到2015年将构建完善便捷的交通网络,各区县新城到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不超过1小时;以新城为中心,公交出行1小时为时间半径覆盖整个行政区;新城、中心镇不超过15分钟上高速;中心镇、一般建制镇不超过30分钟到达所在区县新城;中心村、基层村不超过30分钟到达邻近城镇。新修、拓宽镇区道路2475公里,平均每年新改建乡村公路1000公里。修建排水管道446万延米,建设小城镇污水处理厂72座。新城和示范镇垃圾处理率、燃气气化率、集中供热率均达到100%。各区县形成多个220KV电源点,建成现代化供电网络。
在公共设施方面,引入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和公共服务内容,对现有中小学进行整合优化,新城按照每2万人设置1所中心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中心镇设置一镇三校,一般镇设置一镇两校,中心村以辐射范围选择设置一村一校。30%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市一级园水平。新城设置三级医院、专科医院、疾病控制站和妇幼保健院,中心镇设置二级医院,中心村和独立地段的基层村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到2015年,小城镇共新建和扩建医院128所。全面实现新城三馆一院(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和影剧院)、中心镇两馆(文化馆、图书馆)、一般镇一站(综合文化站)、一村一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室)目标。小城镇兴建285个广场、公园。
在公共服务方面,大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让更多农民享受基本社会保障。健全农村低保、五保制度,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农村特困救助、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社会事业范围,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人居环境方面,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实行垃圾分类无害化收集运输处理,确保农村环境实现“六无”目标,即村内无乱堆乱放、乱泼乱倒,房前屋后、庭院街道无垃圾堆放,坑塘、沟渠水面无漂浮垃圾,道路两侧无散落垃圾和“白色污染”,公园、广场、林地无垃圾死角,村间集镇无垃圾污物,实现农村环境整洁优美、生态宜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