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育部谈异地高考准入条件:需有稳定住所工作
时间:2012-09-07 09:08:09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 (记者郭少峰)“随迁子女‘当地’高考须满足三项条件。”昨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做出上述表示。

  “异地高考”有准入条件

  袁贵仁介绍,目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9.4%在公办学校就读,初步解决了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03年出台文件,允许随迁子女在当地进行义务教育。现在,当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开始要考高中、考大学,这是一个客观的、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袁贵仁说。

  为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的升学问题,教育部会同发改委、公安部、人社部经过深入调研,起草了一个文件。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该意见通知。

  袁贵仁说,文件主要精神有三点:一要积极解决。文件规定各地在年底前要出台解决办法。

  二是要有条件准入。首先家长要符合条件,学生还要符合条件。家长基本条件是,你在地方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你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尽管你不是户籍人口。学生本人条件是,这个学生有可能在这里学了小学、初中、高中,也可能只是高中才来,也可能高中三年都在这里,也有可能高中一年在这里,因此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什么样的学生跟我的本地学生是一样的。还有一个是城市条件,这个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需不需要这个群体,我这个城市能发展到多大规模,不是说城市越大越好,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

  三要因地制宜。各地根据人口流动的具体状况,制定具体的办法,提出具体的条件。

  奥数热因优质资源不足

  针对社会热议的奥数培训与小升初利益链挂钩问题,袁贵仁昨日表示,“奥数热”涉及中小学择校问题,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预计4%的目标能实现

  袁贵仁表示,2012年预计我国教育总经费投入将达2.2万亿,比去年增加约6000亿,4%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 进展

  教育部:尽快明确“异地高考”时间表

  确保年底前出台;制定政策要把握三原则

  据新华社电 教育部6日召开座谈会,邀请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山东、湖北、黑龙江、安徽、云南等9个省(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研讨“异地高考”政策。

  合法稳定住所包括租赁

  会议指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问题要把握三大原则: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作为重大民生问题来抓。二要统筹考虑,多方协调,积极稳妥推进。三要以地方为主实施,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解决。

  会议强调,要尽快明确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好实施方案。一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为方案制订提供可靠依据。二要按“三个根据”要求,即: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根据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进一步细化准入条件,确定操作办法。三要严格落实文件要求,确保各地实施方案2012年底前出台。

  京沪介绍了工作打算

  会议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共同研究制订方案,流入地和流出地要积极配合,做好政策衔接,保障考生回流出地顺利参加升学考试。

  座谈会上,福建、山东、湖北等已公布初步方案的省市代表,交流了他们的思路和做法;北京、上海、广东等人口流入集中的省市代表,重点介绍了初步考虑和工作打算;黑龙江、安徽、云南等省市代表,重点汇报了做好政策衔接的思路和举措。

  ■ 北京情况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

  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随迁子女约47.8万人,创历史新高

  昨天,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的“异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中。

  对于教育部提出的将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确保流入地入学率的意见,这位负责人表示,增加招生计划可以解决录取率的问题,却难以解决城市面临的其他困难。

  据介绍,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约有47.8万人,创历史新高。目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约33.9万人,占总数的70%。今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4.4万人,比2000年同期增长了39.3万人。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随迁子女数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北京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公立学校为主”的方针,目前在全市公办学校就读的约33.9万人,占总数的70%。

  新京报记者 杜丁

  ■ 个案

  “绿卡族”最关注实施时间

  住房、工作、保险、学籍一应俱全,小学、初中、高中一路绿灯,却翻不过高考这道坎。这是很多在北京打拼的“北京绿卡族”家长心中的痛楚,金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金女士2000年开始到北京打拼,并在2005年买房,同时把在哈尔滨的女儿接到北京,女儿当时上五年级。作为一名外企财务人员,金女士的单位为她办理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俗称“北京绿卡”)。持卡人员的子女就读小学、初中、高中,都与北京市民享受同等政策,但就是高考没有放开。

  2010年,金女士的女儿升入朝阳区一所重点高中。不过,无法在京高考,一直困扰着金女士。事实上,初中毕业时,她曾与女儿讨论过回乡读高中的问题,不过女儿坚决反对,甚至以死相逼。“老家没有任何亲人,让一个女孩子孤零零地回去,我也下不了狠心。”

  今年3月,金女士回老家帮孩子联系高中,不过由于两地教材差异,孩子回乡考试的成绩很不理想,在毕业年级中垫底。学校以接收孩子会影响升学率为由,拒绝为其办理学籍。目前,对于孩子而言,最有可能以社会人员身份参加高考,但这个身份又会使孩子在报考高校时受到一定限制。

  昨天,听到教育部公布的异地高考准入条件后,金女士说,目前她和女儿已满足了条件。至于是否符合城市需要,她认为自己持有“北京绿卡”,这就证明自己是城市发展需要而引进的人才。但就算一切符合,北京市的政策究竟何时出台、何时实施,自己的子女究竟能否享受,这才是她最关心的问题。

  新京报记者 王佳琳

  ■ 对话

  “条件设置不能过于苛刻”

  新京报:教育部公布随迁子女当地高考三项条件,多少孩子会受益?

  张千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曾就解决“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问题向国务院递交建议书):教育部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达1260.97万人,2010年为1167.17万人。因为各地制定时间表和条件,可能很多孩子无法受益,如果能有一半孩子受益就不错了。同时,留守儿童可能会转换为随迁子女,这个规模也在不断变化。

  新京报:把制定时间表的权限交给各地,是否会有一批随迁子女仍要掉在不同时间表的夹缝里?

  张千帆:普遍有这个担心,怕地方设定的条件过高,过于苛刻。社会各界尤其是随迁子女的父母要盯着当地政府,不能在年限设置上搞得太长。山东的方案比较好,2014年实施这一政策,绝大多数省份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即便京沪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但我认为不应延迟太久。

  新京报:对父母、孩子设置诸多条件,这些设定是否苛刻?

  张千帆:这本来是对随迁子女的一项政策,不能对家长要求过于苛刻,不能在这些问题上要求年限过长。如果父母不在当地工作,小孩很难在当地就读。父母工作的性质不是那么重要。对学籍也不能要求年限太长,否则会导致相当一部分随迁子女享受不到这个政策。

新京报记者 郭少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