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治城市病”需提升发展质量
时间:2012-09-03 15:37:19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杨再高 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 
    新型城市化“新”在可持续发展及空间布局优化;

  新型城市化“新”在以人为本、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环境友好;

  新型城市化“新”在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生活幸福的发展理念,“新”在创新驱动、高端发展的发展路径,“新”在以质取胜的科学发展结果;

  新型城市化“新”在城乡统筹、服务管理体制创新及现代治理模式。

  目前广州城市化水平是83.8%,但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半城市化”和“大城市病”问题日益显现。广州城市化水平是数量高、质量不高。实践证明,发展质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未来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升发展质量。为此,我们建议,重点以“提升四个质量”为突破口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全面提高广州经济、社会、城市、文化和生态品质。

  提升规划质量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尤其是2000年以来,广州从概念(战略)规划、总体规划、片区(分区)规划、重点功能区规划到镇街规划都处在不断的修编调整之中,城市规划至今仍未稳定,具有权威性的城市规划变得不权威,这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我们认为,新型城市化“新”在可持续发展及空间布局优化,规划是引领和龙头,规划权威性是保障,关键是提升规划质量。

  为此,我们建议要加强对广州未来50年及更长远发展的宏观远景及目标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坚持“三规合一”的原则,倡导紧凑、集中、高效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按照世界先进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区域核心城市(首善之区)的定位及其2000万的人口规模、长远发展目标,超前对广州城乡全域、片区、重点功能区、镇街、村居社区及组团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确保广州各个尺度的规划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既满足近期也满足长远(或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

  提升建设质量

  过去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后很快不适应发展需要,房屋建筑推倒重建与改造,以及部分“大城市病”等产生的原因,除了过去的经济基础弱、技术落后、系统规划引领滞后、管理不到位等外,粗放式建设及建设质量不高是主要原因。

  我们认为,新型城市化“新”在以人为本、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关键是提高城乡建设质量,确保城市建设产品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落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累,我们已具备高标准建设的经济、技术等基础。为此,在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中一定要树立科学开发、从容建设、集约节约、塑造精品的理念,按照国际大都市的功能要求及至少50年或100年不落后原则,以超前理念、先进适用技术(如节能与低碳技术)等,高标准、精细化推进城乡道路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设施、防灾减灾设施、文化及公共服务设施、社区设施、各类房屋建筑等现代化建设,确保各项建设成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工程,实现最大的集约节约及低碳、绿色发展,以此形成世界城市的功能、品质和魅力,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提升发展质量

  广州土地利用强度达22.8%,已接近国际通行的30%宜居开发强度标准线,且低效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1/3,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率仅相当于香港的1/8、新加坡的1/6,拼土地、拼资源、拼劳力的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我们认为,新型城市化“新”在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生活幸福的发展理念,“新”在创新驱动、高端发展的发展路径,“新”在以质取胜的科学发展结果。广州城市化发展已从过去的外延式粗放化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创新引领、质量提升的内涵式集约化发展新阶段。为此,要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的机遇,以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为导向,以世界城市为标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夯实幸福生活基础,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和城乡发展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大力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技术、资金和信息资源,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总部经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控制力,实现从汗水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大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能力;大力提高水平发展城乡文教体、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和建设学习型城市,提升文化引领功能、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综合素质和幸福感;加强与周边及国内城市合作,提升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携领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增强国际服务功能及提升国际影响力,实现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升级进位。

  提升治理质量

  解决广州传统城市化积累的问题,重要保障是加强城市治理。城市治理强调公众参与和善治,注重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促成公共目标。

  我们认为,新型城市化“新”在城乡统筹、服务管理体制创新及现代治理模式。加强城市治理是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系统工程。为此,要建立健全城市政府、市民、私人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国际机构等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结构体系,主动吸纳多元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城市善治;抓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机遇,积极推进“政府再造”及建设有限政府、诚信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营造良好的居住创业环境;加大投入提高城乡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创新,不断满足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广大居民对多元社会服务日益增加的需求。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