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呼包鄂城市群 十年徘徊
时间:2012-08-30 09:46:06  来源:凤凰网 

“要通车了吧?”

人们相互打听着。

8月份,内蒙古集宁到包头的京包铁路三四线,将建成通车,至此,原有的双线和新的三四线,将分别以货运和客运为主。呼和浩特和包头城际交通的瓶颈,有望得以疏解。高速拥堵,火车一票难求,谈起来,当地人更多的是长叹一口气,两个城市之间100多公里的距离,常常成为出行者难以释怀的记忆。

集包三四线即将通车,呼包鄂三市抱有极大的期待,呼包鄂经济板块,或借此改善沉重的疏运压力,提升连接度,提高便捷性。而呼和浩特到鄂尔多斯[8.50 0.00% 股吧 研报]东胜区的铁路,也即将开工建设,呼包鄂三市之间的城际铁路,已被写入内蒙古“十二五”规划,一小时交通圈建设,终于提上了日程。

在呼包鄂经济区的提出接近十年之际,城际交通终于破题。不过,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板块,呼包鄂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任重道远,下一个十年,这个偏居西北一隅的城市群,将何去何从?

原地踏步

未来的中国经济,将是城市经济圈群雄争霸的格局。目前国内其他地区,长三角城市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已日趋成熟,京津冀城市经济圈正在崛起;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西安都市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区也渐渐浮出水面,这些都市圈的经济集聚力量,正在发挥着单一城市所不具有的巨大作用,体现出明显的规模效益。

呼包鄂地区,这个位于黄河中上游,以环渤海经济圈为腹地的经济板块也不甘落后。

它作为内蒙古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板块,以初步形成品字形的城市群,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近1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的发展。内蒙古呼包鄂三市,占全区11%的土地、28%的人口,却创造了内蒙古55%的经济总量和60%的地方财政收入。

不过,作为一个整体,呼包鄂经济区提出十年以来,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况。

今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最新完成的《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称,中国正在形成23个城市群中,呼包鄂属于未达标的8个城市群之一,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大城市规模偏小,功能弱化,产业集中度低,缺乏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三市之间的小城镇数量虽多,但密度低、规模太小、交通不便。

内蒙古发改委产业协调处处长张广收说,城市群当然不只是呼包鄂三个城市的概念,还包括三个城市周边辐射的城镇。现状是,除了三个城市,没有密集的交通网络,三个城市的腹地,仍显得空旷和分散。

由于呼包鄂能源资源富集,三市经济都存在资源依赖型特征,在煤炭、煤化工、电力、水泥、铝加工等产业上都有交集,面临着产品市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以及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的竞争,导致产业集中度不高、抗风险能力差等诸多问题。

首府不首,谁做老大?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包思勤发现,呼和浩特和包头,在制定自身的“十二五”规划时,都不约而同地定位为呼包鄂经济区中心城市。而鄂尔多斯更具气魄,定位于辐射晋陕蒙的中西部的中心城市。

这成为呼包鄂一体化中一个难以化解的障碍是:谁为中心?

行政力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运行,有着绝对的影响力。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会兼任省委常委,这就让省会相比较省区内其他城市,拥有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比如,在沈阳经济区,沈阳是绝对的老大,其他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工业门类,无法与沈阳抗衡,产业结构都要依据沈阳的产业来错位发展。同样,长株潭城市群也是以长沙为首。

长期以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并没有“首”起来。

如以经济实力排序,“呼包鄂”要颠倒为“鄂包呼”。内蒙古的新贵鄂尔多斯,以其强有力的资源增长力,后来居上,迅速赶超,雄踞内蒙古各盟市之首。前三之中,鄂尔多斯去年的财政收入,甚至超过了包头和呼和浩特的总和。

作为政治中心和科教中心,呼和浩特的工业体系,难望包头项背,更不及鄂尔多斯。但包头和鄂尔多斯,即使实力在握,因为不处于政治中心,难以成为城市群的中心。这种独特的城市关系成为呼包鄂一体化难以深入发展的瓶颈。

其实,改革开发以来,呼和浩特从未放弃工业化,但长期处于包头的侧翼,呼和浩特屡次突围,成果并不显著。如今,依靠乳业的发展带动,发展后劲明显不足,这是因为,伊利和蒙牛两大乳业巨头,在经过初期的增长后,都开始向全国扩张,无论是牧场,还是新的加工基地,呼和浩特只是作为总部的所在,偏居一隅。

乳业带动乏力,呼和浩特的工业投资也相形见绌。今年上半年,在内蒙古各盟市的排序中,第一位的鄂尔多斯完成投资额385.4亿元,第二位的包头完成投资额349.1亿元,而呼和浩特,则在三甲之后,甚至不足100亿元。

内蒙古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姜月忠指出,呼和浩特作为首府城市,显然不能带动数千公里外海拉尔和巴彦浩特的发展。东西12个盟市的所在城市,要么独立发展,要么接受相邻省份大城市的辐射带动。

挑战与机遇

另外,呼包鄂一体化还有一个难题:从概念提出已近十年,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动作,比如,三个城市之间新建城际铁路,规划和设想早已提出,但长期停留在桌面上。

内蒙古发改委产业协调处处长张广收认为,呼包鄂三地产业融合的难题,实则是个全国性的问题,无论是长株潭、还是沈阳经济区,在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地区和城市之间的融合,总是难以逾越体制机制障碍。

不过,上述的经济区,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的积极性自然提升百倍,深恐赶不上政策的便车。

实际上,从呼包鄂经济区概念提出起,内蒙古就曾试图将呼包鄂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时至今日,区域发展规划各地开花,内蒙古一直未能如愿。

去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21号文横空出世,内蒙古备受瞩目。在该《意见》中,加快呼包鄂一体化进程,被明确写了进去。虽然只是一句话,仍让内蒙古经济界人士深受鼓舞。

包思勤认为,呼包鄂一体化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交通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比如,沈阳和周边的抚顺、铁岭等城市,享用同一个区号,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也逐步实现了区域内的对接。

好消息是,呼包鄂三市之间的城际铁路,已被写入内蒙古“十二五”规划,一小时交通圈建设,也提上了日程。改善区域交通面貌,终于为喊了十年的呼包鄂一体化,迈出了基础性的一步。

一体化的障碍,还在于三个城市在产业上也自成体系,互不融合,各自的产业关联度比较差,谁离开谁都可以,比如,呼和浩特的乳业、包头的钢铁冶金、鄂尔多斯的煤化工,都依循各自的发展路径。

产业上的历史性错位,看似是个不错的局面。但要害在于:有错位,却不互补。包思勤说,产业上各自独立,使得三个城市没有相互融合的动力和积极性。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各城市产业经济,如果形成产品加工配套网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一个地区内就完成产品集结和向外销售,并创造出产品品牌,这是区域经济形成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动力。

但呼包鄂三个城市之间,很少有产业处于上下游,具有广泛的辐射带动,或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互动效应。长期以来,三个城市,处于各自发展,独立经营,没有产业融合,没有经济互动。就连旅游资源也一样,很少有一条旅游线路,能将三个城市串联起来。

鄂尔多斯和呼和浩特,两个城市之间的互动,尚停留在资源的互惠互利上,重点发展煤化工的鄂尔多斯,水资源越来越捉襟见肘,在这一点上,两市达成了默契,在煤炭资源和水资源配置上,正在尝试区域合作。

地缘相近的优势,让产业的共生共荣具有巨大的潜力。未来要达到一定人口数量规模的鄂尔多斯,千方百计吸引呼和浩特的大中专毕业生到鄂尔多斯就业,包钢集团的钢材,也开始将鄂尔多斯作为新兴市场。在市场机制下,这些互动与交流从未隔绝。“一个城市要形成竞争力,必须在区域内形成内在的经济联结的网络体系。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板块,一体化却是无可辩驳的大趋势,在全国的经济板块中,呼包鄂只有形成一体,才能成为内蒙古的发展引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刘维新说。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