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广州西翼的工业重地佛山,在过去五年来可谓进入一个“脱胎换骨”的全新时期。由于“广佛同城”战略的实施,让这个一直倚重“工业立市”的制造业强市开始探索城市化的转型之路。回望过去五年,佛山在经济上始终稳坐广东经济强市的“第三把交椅”。
借同城的东风,佛山经济迅速走上与广州高度互补的道路,比如说引入汽配业实现“广州整车、佛山汽配”的格局,引入金融高新区,实现“广州金融前台,佛山金融后台”的模式……佛山在这五年时间里,找到了自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城市化的新道路。广佛同城,给了佛山一个新的发展坐标。
文/记者邓柱峰 图/记者龙成通
开篇语:
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即,回顾过去五年,珠三角区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五年来,珠三角城市群进入空前融合阶段。2008年,我省提出“双转移”战略,珠三角先进地区的优势工业纷纷向珠三角欠发达地区以及珠三角外围区域转移,省内经济出现新的“循环代谢”,珠三角经济大融合正式起步。
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给珠三角城市群在各大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后,广佛肇、深惠莞、珠中江三大城市圈纷纷形成,各种打破城际隔阂的措施纷纷出台,珠三角经济趁势而上。
为此,本报特别在此时推出“迎接党的十八大 珠三角城市经济成就巡礼”系列报道,以“经济发展”为切入点,一同回顾三角各地经济发展的点滴,分享成功经验,一同展望一个更加强大美好的珠三角未来。
敬请读者留意。
美妙开局:
从制造业到金融业皆现“广佛互补”
如果说2008年以前的广佛经济互补体现在“广州整车、佛山汽配”等制造业领域,那么随着广东金融高新区于2007年8月进驻以后,广佛的经济互补又在金融领域得到升华。广东金融高区落户佛山南海,宣告佛山拥有首个省级金融平台,于2008年初迈入金融大市的行列。
按省里的布局,广东金融高新区为全省金融七大基础性平台之首,这一平台对于支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时任南海区区长的区邦敏表示,广东金融高新区将遵循“广州前台,南海后台”的原则,在功能定位上与广州错位互补,主动接受广州辐射,大力引进金融企业的后台服务机构。对此,很多专家都津津乐道,认为这将丰富“广佛经济圈”的内涵。
一声春雷:
送来“同城”政策,市民和商家首先体会利好
2009年以前的广佛融合多数被称作“广佛经济圈”或者“广佛都市圈”,因为两地的合作更多是在经济和民间领域,但当日历掀开到2009年,情况就彻底改变了。2009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通过旨在加速发展珠三角地区的《珠三角规划纲要》,明确将“广佛同城”列入国家战略。
同年3月19日,两市领导签署《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协议》及两市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环境保护等4个对接协议,标志着广佛同城正式启动。佛山找到了一个全新而高端的发展坐标。
广佛同城利好信息首先让市民和商家真切感受到。首先是一系列广佛对接道路升级或新建;然后是年票互认,加速广佛地铁建设;另外还有广佛医保实时结算等,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两地的交流成本。另外,从2009年开始,广佛(后来是广佛肇)市长联席会议每年都如常开设,每年都提出新的合作议题,推动同城工作。
佛山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广州是一个辐射力强大的大都市,不要小看这些同城举措,它确实从侧面极大帮助了佛山经济的提升。举个例子吧,自从同城以后,交通便利了,很多广州的专家人才乐意在周末到佛山指导中小企业的科技研发,这是过去不敢想象的。”
家住禅城的佛山市民卢先生则感叹到:“在2010年以前,真是没想到真的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坐地铁到广州甚至深港!”
独门武器:
金融海啸下,“广佛同城”助力佛山经济突围
作为经济总量位列全省第三的城市,同时又是全国十大制造业城市之一,佛山民营经济规模一直都领先全省甚至全国。强大的民营企业草根经济外加众多高端外资产业,独特的经济结构让佛山面对不同的经济大环境,总是一副勇者无惧的姿态。这种姿态,在2009年世界金融海啸“率先突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国家投入四万亿元资金“救市”,加大基建投资,扩大内需。此举十分凑巧,正中佛山产业特色的“下怀”,因为佛山是一个传统制造业强市,家电业、建材业、塑料业等产品早已是“内需”的必备品。因此,佛山制造逆势上扬,在内需市场上独领风骚。另外,“广佛同城”战略也给了佛山一件“突围”的独门武器。数据显示,2009年的第一季度,佛山以11%的经济增速位列珠三角九市之首,显现“突围”态势。
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成如此总结佛山突围成功的秘诀:“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佛山经济增长保持充足后劲的力量所在。广州是珠三角的主心骨,佛山是旁边的肉,两者是骨肉关系,佛山既接受广州辐射,同时也要走与广州差异化道路,提高自己的特色产业竞争力,才有出路。”
文明盛事:
协办广州亚运会,赢得城市口碑
如果说,2009年以前的佛山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的话,那么进入2010年,佛山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素质”建设。因为这一年,广州亚运会要举办,佛山负责协办了其中的花样游泳和拳击两大项目。
在经济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佛山,急需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市民的公民素质,为此2010年同时启动了“创文”活动。从那一年开始,佛山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创文”的步伐。
其实,广州亚运对佛山的影响还不仅仅在于城市文明的提升上,还包括城市的整体环境,配合广州进行水体和空气整治,南海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河涌整治和节能减排工作,佛山境内大量的陶企外迁,既实现产业转型的经济发展需要,也改善了城市空气。
家住南海里水的李老师一向关心身边环境的变化,自从南海河涌整治改善水环境后,连里水的水体也清澈很多,如今他经常参与“梦里水乡”的游船摄影活动,悠游写意。
造城大计:
投资千亿元造新城,提升竞争软实力
2012年,广佛同城的第四个年头,两地已在道路衔接、医保互认、年票互认等问题上实现实质突破,然而两地的城市面貌依旧有较大差距。“如果城市再如大排档一样,就没办法接待大客商。我们把城市做漂亮,其实是经济发展了,企业家、老百姓都有这样的需求。”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说。
为此,今年2月,佛山市委、市政府新班子宣告未来三年佛山要进行一个声势浩大的造城行动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公布了一个涉及103个大项目,总投资过千亿元的宏大造城计划。市长刘悦伦在动员大会上痛下决心表示,希望通过3年的努力,让城市硬件建设得到极大提升,佛山人民的道德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广佛同城”
经济成就一览:
1.交通实现无缝对接。2010年,国内第一条由两市投资共建的全地下城际轨道广佛地铁正式开通。两地共计新增公路通道42车道。
48条广佛客运同城化线路403辆客车完成改造并运营良好,广州羊城通与佛山交通卡实现一卡融合;广佛两市车辆通行费实现了年票互认;两市互设19个出租车回程候客点。
2.汽车产业初现集聚化发展态势。发挥广州重大汽车生产基地作用,佛山汽配企业已达300多家。
3.金融合作不断深入。2010年汇丰、东亚、恒生、永亨4家港资银行广州分行在佛山设立异地支行,2011年广州银行佛山分行开业,成为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同城化商业银行,至今两市有17家银行实现广佛间通存通兑,打造了“广州前台、佛山后台”的金融布局。
4.物流商贸合作加速。广州南沙港区已开通4条至佛山的集装箱驳船航线,每周往返24个航次,基本覆盖佛山主要内河集装箱码头。
5.旅游合作日渐频繁。共同发行旅游券、一卡通等,举办“广佛旅游惠民计划”,广州番禺与佛山南海、顺德更成立了“南番顺”旅游联盟,整合两地岭南文化资源,共同推出“广佛精品游”线路,两市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