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去年11月,国家明确在北京、上海等全国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试点时间为2013年至2015年。
据上海市发改委人士介绍,上海参加试点的单位为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建材、纺织、造纸、橡胶、化纤等工业行业中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两万吨及以上的重点排放企业,以及航空、港口、机场、铁路、商业、宾馆、金融等非工业行业中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一万吨及以上的重点排放企业。
此外,对于上述范围之外的以及试点期间新增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一万吨及以上的其它企业,在试点期间实行碳排放报告制度,为下一阶段扩大试点范围做好准备。据统计,上海全市参加试点的企业在200家左右,报告企业在600余家。
根据上海的试点方案,上海碳交易标的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配额。此外,部分经国家或上海核证的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作为补充,纳入交易体系。上海将对试点企业的初始碳排放配额免费分配。
参与碳交易,为企业实现减排目标提供了一条新的、市场化的路径。企业如不能完成减排目标,则可通过在市场上购买不足部分的配额来履行减排责任。同样,企业如通过努力超额完成减排目标,也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其剩余配额,从而获得一定收益。
上海市政府人士说,上海将加快制定出台上海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科学核定企业碳排放基数,明确碳排放合理分配方法,加快碳排放电子报送系统、配额登记注册系统和交易系统等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同时,积极研究政策措施和机制,有效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引导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良性有序发展。
上海在试点中的目标是,力争建成一个“具有一定兼容性、开放性和示范效应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为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先行先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