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报道说,在陕北榆林一带,不少年轻的80后、90后公职人员每月工资不到2000元,但开的是奔驰、宝马、路虎。这些人多是富商子弟,他们只要一顶“官帽”,在一些没有技术和无关紧要的岗位,甚至做临时工也乐意。尽管他们已是富翁,但总觉得有钱没势。“下一代能进入到体制内,即使当不了官,心里也舒服踏实。”于是,金钱或许能够打通一条通往体制内的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余明阳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2%的“富二代”不愿意接班,而是像国内大学生一样热衷于考公务员,他们的理想是“当官”。
公务员的工作也许并不轻松,待遇似乎也不算高,可是为什么总是那样充满诱惑?其实,一切都缘于一个致命的诱惑:进入了公务员序列,享受了相当于公务员的待遇,不在工资有多少,关键在于一种体制内的保障将无所不在。
单拿公务员的工资待遇说事,不仅公众不信,公务员也不服。但是,如果是那些大量存在的“隐性福利”呢?实际上,审计署日前披露的,“2011年,中科院以项目名义给在编职工发放近亿元福利”并非个案,近年来曝光的政府机关公务员、国家企事业单位的“隐性福利”新闻,已经令公众难以无法忍受。从中央部委食堂既丰盛又有营养的“免费午餐”,到央企的福利房;从过节过年的“购物卡”,到每年获财政补贴数千万元的机关幼儿园。当然,也包括怎么也用不完的“三公经费”。这些福利待遇,非体制内自然难以享受!
体制内隐性福利所制造的社会的不公,体制外的公众只能忍受。然而,各地发生的“吃空饷”怪象,令公众非常难堪。据报道,近期全国多个省份开始清理“吃空饷”的人员,在已完成清理工作的四川、海南、重庆、湖南、河南、宁夏、内蒙古7个省级行政区,共清理出“吃空饷”者7万多人。如果以年人均消耗财政支出5000元至2万元计算,这7个省份一年共增加支出3.5亿元至14亿元。测算“吃空饷”对于财政的侵蚀只是数字意义,主要的是,其对社会公正的侵犯无可争议。比如,有些地方的公职人员犯罪获刑后,居然可以一边坐牢,一边照样享受着在册“干部”的待遇。据山东省沂南县检察院针对当地发生的数起国家工作人员“带薪坐牢”现象开展的专项调查,发现近三年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已判刑的61人中,有32人的工资没有变动。
目前,公众最为不满的养老制度、医保体制的改革为何长期以来推不开、改不动,深层的原因就是这个基本的福利制度同样存在体制内与体制外之分。因此,当有关部门提出了推迟退休年龄的意向之后,反对者基本上都在体制外,体制内大概不会有多少人反对?
公共财富可以养活在职官员,公共资源也可以为退休官员所调度。这也可以回答为什么官员很乐意延迟退休这个问题。一则旧闻显示,在中国内地市值排前50的上市公司中,有34位政府退休高官任独立董事,其中不乏副部级以上高官。有关调查称,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聘请的前官员总数达1599人,其中467人在上市公司的职务是独立董事。“领导干部”都可以“发挥余热”,延迟退休岂不名正言顺?
公众或许一点也不错愕,体制内的人心里也明白,这种被割裂的社会生态,所维持的种种诱惑对体制内有益!问题是,体制内体制外的这种差别化游戏,还能够并且应该继续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