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网讯 屋面上覆盖穹顶、形式多样的拱和高耸的伊斯兰风格建筑……这是泗阳县众兴镇杨集康居示范村具有回族建筑神韵的新民居,“村在水中、屋在村中、回汉相融”。近年来,泗阳县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完成了新家园、新生活、新产业“三级跳”。
日前,笔者走进风景如画的泗阳新农村,碧绿的稻田映衬着雕梁画栋的农家白墙,处处彰显这片土地的盎然生机。
规划先行引导建设
宽阔平坦的进村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房屋在蓝天白云下尽显夏日风情,在王集镇村民王为富的四合院里,火红的月季花伸出了栅栏外。
而在过去,泗阳小城镇建设无章、无序、随意,行政、居住、商贸、学校、小工厂等混杂一起,常常导致“居不静,学不宁,市不兴,商不盛,广场绿地少,工厂在闹市,行政办公在小巷”。告别“脏、乱、差”,一度成为泗阳乡镇居民最迫切的愿望。
自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以来,泗阳县按照“全省领先、苏北样板”目标和“六整治、六提升”要求,迅速启动实施“平原林海·美好乡村”建设行动,农村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过去盖房子看风水,如今建房购房看规划。”笔者了解到,如今漂亮整洁、错落有致的新村房屋,均得益于高水平的规划。该县小城镇建设保存建筑风格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对核心街区、重要建筑群、重点建筑物,精心规划,坚持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风貌结合,营造了一个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生态优美、适宜人居的环境。
特色城镇现代功能
近年来,泗阳各乡镇因地制宜,在营造城镇特色上下功夫,针对各城镇的规模和性质、功能分区、交通体系、地下管网、绿地系统、空间发展方向等作出了合理安排,在重点地段、近期建设片区锁定“九个一”进行详细规划。即每个乡镇建有一个醒目亮丽的入口;一个通达贯通的街道路网;一个相对集中繁华的商业街区或商业中心(引进一家上规模的品牌大卖场);一个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简朴集约的行政中心;一个垃圾处理中转站和专业的城管队伍;一个城乡同质的自来水供应中心;一个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酒店;一个镇区连片改选新建小区;一个省级优质幼儿园和覆盖镇村的医疗体系。
村村通数字电视、户户装太阳能热水器……杨集村民吴绍荣家是一幢18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屋里充满现代气息。“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宽敞的房子,一年四季热水不断,真是太舒服了!”他所在的小区是2009年土地增减挂钩建设起来的,现在门前全是水泥路,周边设有学校、超市、缝纫店、卫生室等。
产业支撑助农增收
目前,王集镇刘湾村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成片成片的黄蜀葵。刘湾村党支部书记汪义普说,刘湾村在350亩杨树林内种植中草药——黄蜀葵,每亩采收鲜花2000斤,亩收益1600元,黄蜀葵行间套种黄豆,亩收入800元,合计亩收入2400元,投资少,见效快,深受村民欢迎。
王集镇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城镇代表,该镇的蔬菜产业集育苗、栽植、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引进荷兰瑞克斯旺种子公司,亚飞、前圩、春之园等蔬菜种植基地成行成片;生猪、奶牛、家禽为主的规模饲养呈现生态龙头共建模式,纯发养殖有限公司年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全镇食用菌种植面积达600万平方尺,“一菇为主、多菇并进”;花卉产业将传统农业引上规模、高效、生态的路子,形成了以曙光、花园、跃进为中心的万亩花卉苗木基地。
王集镇的变化正好回答了一个命题:小城镇建设要靠产业支撑。
谈到镇上的变化,在街头巷尾避暑纳凉的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镇上这几年变了,政府有了新思路,村民们有了新劲头,家家户户有了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