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京高速路救人农民工:一声谢谢感到被认同
时间:2012-07-26 10:19:27  来源:中广网  作者:白宇 

    中广网北京7月26日消息(记者白宇)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1日的强降水,导致京港澳高速公路出京方向17.5公里处的南岗洼铁路桥下严重积水,水深平均4米,最深处达到6米,数十辆汽车被淹,上百人的生命受到威胁。

  险情发生之后,附近工地的一百多名农民工兄弟,立即奔到现场。大雨中,他们抛下救生圈,结起绳索,为被困的人们,搭起了一条生命线。那个雨夜,在积水中,浮起了一群可爱可敬的面孔。

  昨天(25日)下午,已经恢复通车的京港澳高速正在迎接着新一场大雨的降临。不远处的工棚里,河西水厂施工工地的农民工兄弟还没有忘记4天前的那场暴雨。

  盐城市建安建设工程劳务公司施工队长杜金荣:敲咱们大门来寻求救援的那个人,就说赶紧到现场大桥那边去救人。我们到那个桥上就听见有人喊“救命”,还有人喊“救救我们”,声音挺杂的,正好雨也下的大。

  百多名农民工兄弟倾巢而出 全力施救被困乘客

  看到眼前的场景,一百多农民工兄弟倾巢而出,第一时间展开救援。

  杜金荣:第一,咱们项目部的救援物资材料准备的相当充分,我们这个施工是水建筑物施工,护栏上都挂着救生圈,绳子是现场备用的。第二,人家一喊“救命”以后,项目部立即就通知我,说赶紧组织人进行施救。他一叫我,就挨着各个宿舍敲门,整个咱们出动了一百多人。

  因为暴雨冲垮了高速公路护堤,大量雨水涌入公路,路面水位迅速上涨,一些私家车主弃车而去,另一些乘坐大巴的游客则打开天窗爬到了车顶,此时的水位已经到了他们脚下。大家把随身携带的绳索一头固定在路边的大树上,另一头交给了河西水厂材料员陈文堂,陈文堂第一个跳下水向大巴游去。

  记者:您是第一个游过去的?

  陈文堂:对,我是第一个游过去的。后来我就把绳子拴到大巴车那边,然后一只手抓着大巴反光镜。当时车上相当混乱,都来抢我的救生圈。我说你们不要急,先给小孩、妇女、老人,让他们先过去。后来我们工地上还有一个看门的保安,他看到这个场面也下水了,我们两个人一起救。这些游客真正看到了希望,救到岸边的时候都说“你们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呐”,声音都颤抖的,哭声一片。

  不会游泳却勇敢跳水救人

  陈文堂下水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兄弟跳入了水中,绳索、救生圈被牵引到不同的大巴车顶,岸上的人们也开始了救援的接力。接力的人群中,有一个叫何明的小伙子,今年20岁,当天是他到工地上暑期实习的第二天。

  何明:我站的位置就齐到我胸脯。

  记者:你水性好不好?

  何明:我不会游泳,旱鸭子一个,一点都不会。

  记者:那你当时就敢下去?

  何明:救人嘛,如果你说怕自己的安全受到问题,那就别去救人了。你看人家那小孩在那里叫“救命救命”,你能不去救吗?出门在外,谁没有困难,对不对?我相信我自己不会有危险的,好人有好报嘛。

  被救上岸的人临时安置在工地的会议室里,农民工兄弟成了他们最温暖的依靠。

  杜金荣:他们有一部分人就说寻求电话援助,还有的人,因为当时很木嘛,就说师傅能不能给我一支烟,再一个就是说能不能喝点水,才开始的时候大家在那呆着谁都不吭声。咱们项目部当时库房里有大概一百多件衣服,当时不够了,我们做饭的大姐就把自己的衣服拿给女同志穿。在这个期间,好多人缓过劲来以后就拿我们的手机打电话,当时打了好多电话,两三个手机都打的没电了,有的人就抱着电话哭。

  四川工友救人腿脚受伤毫不自知 称是23年来最有意义的事

  李川南,来自四川南充,23岁,记者走进工棚时,工友正背着他下楼。

  李川南:当时有一根大绳是拴在大巴车里面的,然后我就从岸边游到大巴车上去救人,然后再游回来,然后又游到大巴车上又去救,然后又送到岸边,就这样。

  记者:数过没有,自己救了多少人?

  李川南:这个没数过,应该也有几十个吧,那个大巴车上好像是43个人。

  记者:我看你的脚还受伤了是吧?

  李川南:对。

  记者:脚还在抖呀?

  李川南:是,他自己就要抖。刚开始受伤的时候救人没感觉,救完人以后人比较累了,都凌晨四点多了,也没感觉到痛,我自己当时都没发现身上有伤口。到第二天上午睡了一觉醒来才感觉身上怎么那么痛,一看,脚上受伤了,两个洞,已经化脓了。

  李川南告诉记者,雨夜救人是他活了23年做的最有意义的事。

  李川南: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分,一个人的良心,就这么简单。我们去救人的时候他们也提钱,说多少钱一个人?我们就说我们不是来要钱的,我们是来救人的。我活了23年,这件事情是我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川南的未婚妻在广东打工,父亲在老家,受伤的事他一直瞒着家里人。

  李川南:我昨天才跟她说了,没说我受伤,怕她担心。我都没给我老爸打电话,因为我没母亲,我怕我爸担心……(哭泣)……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出来打工的……就是担心最近这几天上不了班(哭泣)。

  声声“谢谢”感动施工队长

  离开工地时,施工队长杜金荣的一席话久久回荡在记者耳边,他的感动如此简单。

  杜金荣:这个里头我最感动的是什么事呢?被救的人呐,陆陆续续往桥上背的时候,有一个男的就说了一声“谢谢”,后面的人也跟着说“谢谢,谢谢”。他说声“谢谢”的时候,我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好像我们这么做得到了别人的认同。因为我们认为在那种情况下,我们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