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民郝磊出资开办“私人巴士”,供市民免费乘坐。郝磊介绍称开通巴士为公益目的,该巴士停留站点多为公交线路不能通达的地方。但该举动于7月19日被叫停。相关部门表示:“免费巴士”合法运营手续还不完备,公益性质公交运输必须登记备案。(7月20日中国广播网)
私人“免费巴士”的开通,一方面因站点多为公交线路不能通达的地方,大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但另一方面也因人满为患,存在种种不安全因素。有关方面出于安全的考虑对其暂时叫停,初衷显然是良善的,毕竟巴士上有众多市民乘坐,确保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走必要的程序、做必要的备案,才能让爱心更好地发光。
但是,对城市管理部门而言,显然不能停留于叫停或督促其完善运营手续,更应从中引起反思。其实,“免费巴士”承担的正好是城市管理部门缺席的责任,方便市民出行,本就应该是城市管理部门考虑的事情。事实上,在这些公交线路不能通达的地方,多投入几辆公交车,并不需要花费多大成本,“免费巴士”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小细节体现城市管理者的水平,管理的缺席与到位,给人的感觉大不一样。现代社会,衡量城市进步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不是越来越方便——出行显然是日常生活中较为重要的一环。 问题是,在日常的城市管理中,相关部门更注重从大处着眼考虑城市规划和管理,无形中忽略了这一盲点,给市民出行造成了不方便。如今,民间公益人士主动掏腰包开通“免费巴士”,城市管理者决不能等闲视之,而应当把“免费巴士”当做一面镜子,观照自己在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从中获取城市管理的智慧。
私人“免费巴士”启示我们,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是一项“细活”,城市管理部门必须要明确“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在城市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应该用科学的方法、人性化的视角,尽最大努力方便民众出行、生活。只有满足了市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才称得上井然有序,才能让人感受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