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章 龙 实习生 马鸣鸿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今的三明市区,路更宽了、灯更亮了、休闲座椅随处可见……可就在城市越变越美的同时,市政基础设施被盗的现象却始终存在。尤其是窨井盖的丢失,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更成为了城市里的一大“陷阱”。
井盖不翼而飞,市民频频“中招”
众所周知,窨井盖多铺设于路面,盖下通常是一个空坑。窨井盖被盗后,等于在路面上设了一个陷阱,途经此处的行人不小心即会掉入坑中,轻则受伤,重则会有生命危险。
5月18日晚上9点多,来自大田的小张,在三元区沙洲路口寻找宾馆的途中,突然掉入一个深达3米的下水窨井中,顿时头破血流。由于井中黑漆漆一片,又有积水,并布满了光缆线,小张的同伴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大声呼救。周边饭店的厨师小陈听见呼喊后,立即跑来,将小张从井中拉上来。随后小张到医院治疗,经医生诊断,小张的头部、手上、脚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受伤。医生还建议小张做进一步检查,以防出现脑出血的情况。
人行道上的窨井盖被盗,马路上的井盖也未能“幸免”。6月12日上午,一位骑自行车的女孩,在途经新市北路建行附近时,由于没注意到路面上的窨井盖丢失,同时路面上又没有相关的警示标志,导致自行车前轮掉入坑中,人也摔倒在地,手掌和膝盖都有擦伤。
据市政工程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三明市区内受管的窨井数量有4200多座。仅2011年,窨井盖遭盗损的数量就达60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是被盗的。丢失窨井盖事件的高发区多在江滨路,丢失时间多在深夜。
疯狂的偷盗行为,给市民的出行安全埋下重大隐患。试想一下,若是汽车轮胎掉入没有井盖的窨井中,造成了交通事故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废品收购难管,销赃渠道难阻
受到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三明市有不少收购站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厂矿企业周围。同时,由于该行业的流动性大、隐蔽性强,无证经营的废品收购个人不在少数,这都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销赃条件。
记者以暗访的形式,随机走访了市内几家废旧物品收购站。在这些收购站里,墙上都张贴着市公安局发放的《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告知书》,以及治安责任状。通告中明确规定:禁止出售和收购城市公用设施等专用器材。
当记者提出想卖一些废铁时,绝大多数的店主都明确表示,普通废铁可以收,不过市政设施不收。可是,也有个别店主给出了模棱两可的答案。挂牌的废旧物品收购站点尚且如此,那些流动的收废品的个人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由于废旧物品收购行业并没有行业协会,行业的性质又导致了部分收购个人自律性较差,仅靠公安机关的查处,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