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产业集群加强泛北城市互动
时间:2012-07-12 11:34:0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广西频道7月11日电(记者向志强 夏军 卢羡婷)近年来,随着泛北部湾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以石化、钢铁、电子、能源、生物制药、轻工食品、海洋经济为主的产业集群正在各泛北部湾城市间逐步形成。而这些产业集群形成的同时又促进了泛北城市间的交流与互动,让泛北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泛北城市逐渐形成多个产业集群

    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则超越单纯地理概念,包括着大部分东盟国家和中国多个沿海省区。

    2006年,在广西南宁举办的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提出了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设想。这一合作区包括中国、越南,以及隔海相邻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7个国家。

    近年来,泛北城市通过不断创新合作,发展全面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为各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会和共同利益。数据显示,即便在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仍同比增长14%。

    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不断推进,产业对接与分工不断加快,泛北城市间逐渐形成一批互补互利、相互促进、各具特色的产业群和城市群。

    在广西防城港市与广东湛江市,新开工的两大钢铁项目正逐渐形成钢铁产业集群。今年5月28日,预计投资600多亿元,规模达千万吨的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全面开工。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按照1000万吨钢规模规划,其中年产铁850万吨,钢(坯)920万吨、材860万吨,并预留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与此同时,距离防城港几百公里的广东湛江,已获批的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也于近期开工。

    分析人士称,两大千万吨钢铁项目的陆续获批开工,开始形成钢铁产业集群,将能充分发挥沿海、资源、能源等优势,有利于标志着钢铁产业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调整。

    这是泛北部湾城市间不断形成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

    在北海等城市,电子信息产业也正形成集群效应。北海通过利用北海工业园区和出口加工区两个平台,引进和培育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2009年,北海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北海第一个过百亿元的产业。2010年北海电子信息产业产值187亿元,其中电子制造业占广西的比重超过50%。北海市政府提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今年力争达到300亿元,把北海打造成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信息产业制造基地、面向东盟的电子产品出口基地。

    此外,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项目、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正有声有色地进展中,以石化、钢铁、林浆纸、电子、能源、生物制药、轻工食品、海洋经济为主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泛北城市互动加快

    产业集群的形成,让泛北城市间互动加快,彼此间合作更加深化。2011年,广西口岸累计进口煤炭2726.9万吨,比上年增加61.3%,占同期全国进口总量的15%,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炭进口口岸。2011年广西口岸煤炭主要进口自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分别进口煤炭1172.7万吨、594.2万吨和448.7万吨,分别增加42.8%、41.6%和33.3%。

    今年1至2月,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13.2亿美元,增长42.2%,占同期广西进出口总值的32.9%。其中,广西对东盟出口9.3亿美元,增长56.4%;广西自东盟进口3.9亿美元,增长16.8%。

    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着泛北城市交通等多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通往东盟的陆路国际通道建成首条高速公路——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以及多条二级以上公路通道。南宁至河内的国际列车已经开通,投资百亿元人民币、区间时速达250公里的南宁铁路枢纽也已动工修建。

    产业集群的形成也推动了推动泛北城市港口建设加快。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为例,2009年,钦州、北海、防城三港正式统一使用“广西北部湾港”名称。经过大批深水码头和万吨级泊位的建设,目前,广西北部湾港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合作,西南地区经广西沿海港口集疏运的货物占沿海港口吞吐量的比重达35%以上。

    2010年8月,中国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的多家港口物流企业与新加坡、柬埔寨、泰国的港口、航运公司在广西南宁签署合作协议,相互开通集装箱、散货航运班线并缔结友好港口。如此大规模的港口航运合作,被业界认为是泛北部湾地区各国联手打造跨国港口航运网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分析人士认为,泛北部湾地区港口众多,航线密集,泛北城市需要在产业链上整合航运、港口、物流各行业的资源,形成高效的物流网体系,为泛北部湾区域自由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多举措让产业集群效应更突出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泛北部湾地区经济合作不断深入,产业集群效应必将进一步显现,城市互动也将更为密切,当且应抓住多项重点,助推泛北经济合作走上“快车道”。

    一、从制度层面完善泛北合作机制。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理事长李罗力在去年泛北论坛上就提出,国家和地区合作要取得成功应有常设机构安排合作事项,在相对完善的合作机制基础上,建立不同领域的工作组负责各个领域实质性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高管会议等,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才能让这种合作全面深入系统地进行下去。

    二、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在当前形势下,继续加大加快泛北部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让产业集群效应更加突出,是泛北地区经济合作继续深化的“当务之急”。

    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吕余生提出,在港口方面,应推动建立港口合作和协调机制,加强在码头建设、仓储物流、航线开通、港口信息化等方面交流合作,积极开辟新航线,鼓励港口企业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企业,使泛北部湾港口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海运贸易的核心组合港。

    三、加快推进“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除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外,还有产业投资和物流合作,以及沿线跨境合作。

    “南新经济走廊”沿途国家经济发展梯度差异和产业以及资源形成互补,将极大推进经贸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带动区域内人员、资金、信息和物流总量的增长,从而形成一条“一廊连七国”的南新通道经济带。因此,各方应围绕交通运输、旅游、港口、工业园区等重点和优先合作领域,以产业为支撑,发展口岸经济、通道经济等,促进泛北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发展,让产业集群效应更明显、更突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