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床位严重不足 系421家庭最大负担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缪青博士受访时认为,在老龄化问题上,养老床位总量不足,尤其对1000万严重失能老人护理床位的短缺,是中国421家庭最大的负担,也是应对老龄化应受关注的核心环节。所谓 421家庭是指家庭中包括夫妻双方父母四名老人、夫妻二人、未成家的孩子一人。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养老床位共315万张,远不能满足占到总人口数19%、约33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的要求。即使在养老条件好些的北京,目前入住养老院人数也不足3%,缺口至少达3.5万张床位。
人口老龄化是个全球性难题,但对于依靠人口红利获得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致富速度远赶不上人口老龄化速度。由于持续多年的低生育率,人口红利逐渐枯竭及劳动力短缺都造成老年赡养负担的加大。同时,421的家庭结构模式也让传统的家庭养老难以为继。
北京九养政策上海9073模式
事实上,在应对老龄化的具体操作上,地方上已开始尝试起步。例如,北京市2010年开始推行九条惠及老人和残疾人的九养政策以及9064养老服务目标。
9064是指90%的老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养老、6%的老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养老、4%的老人机构养老。九养政策包括为老龄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配备老人手机,8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100元养老券等九条政策,涉及70多个服务项目。
上海则推行9073养老模式;广州引进三类新型养老模式:度假型养老院、贵族式养老院以及居家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院。
缪青认为,在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人均GDP已接近或超过一万美元(约1万2600新元)、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一线城市,目前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方面已堪比发达国家,有些硬件设施甚至好过一些发达国家,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与实际需求相差较远。
他说 ,中国国内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工资低,工时长,工作累,社会地位低下等也制约了服务的提升,只有将规划目标变成可实施的细则,真正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待遇,加快对养老服务业人员的培训,完善社区照顾体系才能从容应对快速老龄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