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加快推进城市化
时间:2009-11-18 11:26:41  来源:大公网 
  扩大内需是抵御金融海啸的主要政策之一,而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扩大内需的最有力政策——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持续、高速发展的新机遇。

  最近,国家发改委正在加紧研究推进城市化,首先要解决的是一点四亿农民工进城定居问题。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农村闲散劳动力到城里打工,寻找发展的机会。由于多数人并无明确的去向,亦无一技之长,而是走到哪里里看到哪里里,有工就做,无工就走,盲目流动,因此被称为“盲流”。

  “盲流”给环境卫生、城市治安带来新的问题。因此,城里人大都不满;政府亦曾三番四次出台政策,限制农民盲目进城。

  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二轮改革开放浪潮”以来,进城农民对城市建设、工业发展起著越来越大的作用。农民孔武有力,比城里人吃苦耐劳,绝大多数苦活、髒活、危险及待遇低的工作,都由进城的农民来做。慢慢地,城市人不再歧视他们,不称他们为“盲流”,而改称“农民工”。

  城镇人口突破六亿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全国各地约有一亿四千万农民工,默默地为城市建设及工业化作贡献。但是,他们没有享受城市人的社会福利和保障。譬如,城里人有退休金,有各种社会保险,医疗、就业、子女上学,都有单位关照,但是农民工则没有,因而形成了“二元社会”。

  近年来,一些城市推出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的政策,但是“门槛”(限制)都比较高。譬如,上海要求农民工要在上海连续居住七年以上,并且有稳定工作、居所和收入,才能申请居住权;有些城市索性明确实价,要农民工花多少钱买“蓝户口”,或买房子等投资,才准入籍。

  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民工,要积存到足够的金钱,并不容易;即使能进城,也要耗尽积蓄,甚至债台高筑。住进城之后日子怎么过?留在乡下的亲友何所依?

  有不少学者呼吁,应该给予农民工“国民待遇”,即与城市人享受同样的社会福利:过去三十多年,农民牺牲自己支持工业化,如今,工业已发展得不错,应该反过来支持农业……

  这些理想化的意见,现在有了实施的机会。金融海啸严重打击了中国的出口业,必须加强扩大内需,才能活跃经济。中央推出四万亿人民币的振兴经济、扩大内需政策,还把大量资金投向农村基本建设和社会福利,对于进城的农民工,也有许多优惠政策,包括住房、就业、医疗等,都在向城市人看齐。

  一点四亿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家属,合起来约有三亿人。如果他们能在城里住下来,买房或租房、消费、提供劳力,对于繁荣城市经济,将起到多么大的作用!

  数字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突破六亿,全国城市化的水平达到百分之四十五。假如再有三亿农民变成城市居民,城市化的比例就可以提升到六成,达到国际上规定的基本城市化标准,中国也就基本上达到初级现代化。

  城乡结合才是关键

  过去估计,中国要到二○二一年中共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才能达到初级现代化,现在看来,这个进程要大大提前。这是金融海啸迫使中国扩大内需,而带来的机遇。

  如何解决三亿农民进城问题呢?最近,有许多大经济区相继出台,继四个经济特区、海南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又出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长(长沙)湘(湘潭)株(株州)经济区,成(成都)渝(重庆)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辽宁“五点一线”临海经济区……都是把大面积区域,用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轻轨串连起来,建立一、二、三小时经济圈。有专家估计,不出十年,中国将出现二十多个人口超过二千万的超级大城市,再加上中小城市,容纳全国六成以上人口,完全不成问题。

  当然,数字达标并非最重要,让这些超级大城市真正现代化,并且对四周起辐射带动作用,城乡结合、优势互补,才是关键所在。

  现代化的城市,并非高楼林立、人头涌涌、每天都有车祸、罪案频生,而是要克服种种城市病,包括交通拥挤、污染严重、失业率高等等,要有文明、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有条不紊的管理制度,高效率的工作,清廉的政府,良好的教育……在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基础上,有知识化、民主化、法治化。那时,中国才算真正实现了现代化。 作者为资深教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