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权力的公共性不可丧失
时间:2012-07-05 11:48:11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刘敏 
    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落马,有关他的腐败行径陆续披露出来。有报道说,黄胜在担任山东德州市委书记期间,在当地修建了一座豪华办公楼,从远处看,大楼形似“黄”字,被当地百姓戏称为“黄楼”。

  市政办公大楼不只是一座功能性建筑,往往还象征着一个地方的权力生态。显摆权力排场的建筑不是没有,比如一些地方仿照天安门样式的办公楼,再比如前些年曝出的阜阳“白宫”,但大多不像“黄楼”这样赤裸裸地宣示个人权力在握。某种意义上说,“黄楼”可谓是权力败坏的极致呈现,个人不受制约权柄的公然展示。

  办公楼修成书记的姓氏形状,老百姓戏称为“黄楼”,说明这个问题不是秘密,办公楼就矗立在那里,藏也藏不住。问题的严重性不言而喻,包括当地人大在内的各种监督形式为什么没有正常履行监督职能?当地百姓有没有举报,同僚有没有腹诽,却丝毫没有伤及黄胜和他的“黄楼”。

  更可能的情况是,黄胜修“黄楼”,根本就没打算藏着掖着,不畏惧监督和举报,不在乎众目睽睽的眼神和内心评价,权倾一方,能奈我何,堪称没有加冕的“土皇帝”。“黄楼”很可能不是孤例。手握权力便能如此行事,这样的权力行径毫无半点公共性可言,无所畏惧,没有操守、没有底线,疯狂无耻到了极致。

  豪华奢靡还不足以概括“黄楼”的性质。地方大修楼堂会馆,一些地方的市政大楼的豪华程度未必逊色,而“黄楼”已经不能用豪华程度来衡量,它直接显示了一个地方官员的权力欲望病态到了何种程度,病态的权力又腐烂堕落到了何种地步。

  权力不受制约也足以说明“黄楼”的恶劣。不受制约的权力会作恶,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是社会共识。但有些恶也不是人人都做得出来的,一个人大权在握,哪怕制约很少,也不表示他没有做人的基本底线,没有基本的政治耻感。内在的良心良知,外在的道德伦理规范,都是对人的约束。即使在封建皇权时代,“黄楼”恐怕也没有几个地方官员会去建、敢去建。权力拥有者失却底线的话,就无恶不可作,什么荒唐无耻事都干得出来。

  尤值深思的是,党和国家从来没有放松过反腐,反腐倡廉的力度是在加强而不是减弱。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一再宣示,保持执政党的纯洁性、保持国家和社会肌体的健康等一再重申,规范权力运行、维护权力道德的重要性也一再确认,而“黄楼”、“莲玉大道”之类事情的不断,说明权力的规范、权力生态的修复和政治道德的提升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继续努力。

  权力是公共的,不是哪个私人所有;个人掌握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和托付,不是对个人的加冕礼。一句话,做人要有底线,权力要有道德,权力的公共性绝不可丧失。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