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区:小城镇蕴含大潜力
时间:2012-06-26 08:47:24
来源: 搜狐
亚心网讯(记者 石速) 千里山川纵横,千里戈壁交错,千里草场点缀,千里岩画斑驳,再加上两千多里边境线,阿勒泰地区在画家笔中,是那样地辽阔苍茫。而近年来,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画笔”,也在阿勒泰地区近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勾勒出一批独具特色的小城镇。
阿勒泰市城区约有10万人,有的县城只有两三万人,与全疆很多地州市相比,阿勒泰地区城镇化率看似滞后。然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当地的城镇化建设正提升着百姓幸福指数,破解着城乡二元矛盾,推动着产业做大,传播着地域名气。可以说,城镇虽小,却蕴涵着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两居”工程为城镇添色
城镇要想有吸引力,基础设施条件是一方面,文化灵魂、建筑色彩、景观语言等元素也很重要。现在,徜徉在阿勒泰地区的城镇,甚至乡村居民点,有种被文化气息包围的感觉。气息从何处来?答案就写在近年来新建或改建的房屋上。
阿勒泰地区是畜牧业大区,以哈萨克族人口居多。2008年年底,全地区总人口为65万人,其中有14.5万人为牧民。在阿勒泰,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牧民定居,只有定居,牧民的生产生活才能跨入现代化,才能迅速脱贫致富。几年来,阿勒泰牧民定居的步伐一直在加大,尤其是自治区“定居兴牧”工程实施后,大批牧民搬进了功能齐全、宽敞舒适的新居,这些大大小小的定居点,有的直接进城镇,有的与城镇连为一体,有的正成长为新的小镇。
截至去年年底,阿勒泰地区已有12241户、5.36万人实现标准化定居,今年的2000户定居房正在加紧施工中。毡房或土坯房的减少,定居房的增加,反映到现实中决不只是数字的变化,更是城乡面貌的大改观。
阿勒泰地区六县一市,城市建设起步很晚,城镇人口相对较少,要想把城镇建设得有规模、有活力、有水准不是件易事,可六县一市结合当地实际,请来国内外专家进行科学规划。“富民安居”工程的政策机遇,配套设施的相继落成,让一条条老旧街道脱胎换骨,城镇色彩明快起来。如今,布尔津县的城镇化建设已在全国闻名。
城镇有了雏形和特色,发展空间便不断扩大。阿勒泰地区也是矿业大区,随着众多企业的入驻,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在发展中的联动作用愈加明显。
产业支撑让百姓宜居
拉斯特乡是阿勒泰市郊的一个农牧业乡,农牧民多年来靠养殖、种植业生存。近年来,阿勒泰市在旅游业上狠下功夫,随着克兰大峡谷(小东沟)的开发,拉斯特乡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开始涉入旅游产业,开农家乐、售旅游纪念品、表演古老滑雪运动,已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的新渠道。
布尔津县的布尔津镇、冲乎尔镇、窝依莫克乡,都是依托喀纳斯景区、靠发展旅游业迅速变大变美的乡镇。哈巴河县的库勒拜乡、齐巴尔乡,因环抱白桦林而成为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吉木乃县托斯特乡一年增加十几家农家乐,与境内的神石城有直接关系。在阿勒泰地区东三县,乌伦古湖景区、可可托海景区也带动着一批城镇成长。
去年9月中旬,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阿勒泰地区调研时指出,要把阿勒泰建成新疆的“会客厅”。如今,阿勒泰地区各地正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文化特色,打造出了一个个旅游胜地和接待点,“全地区、全天候”的大旅游格局正在形成。“会客厅”的接待条件需要向国际看齐,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带来的又是新观念、新信息,阿勒泰地区的城镇建设规模虽小,但建设水平可不滞后。
阿勒泰地委书记刘剑表示,今后,阿勒泰地区将建成一批具有规模效应和聚集能力的节点城市,打造一批独具北疆特色的新型城镇。按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要求,重视产业支撑,完善产业布局,增强发展活力,聚集人流物流,积极稳妥推动劳动力转向城镇二、三产业,适度向城市周边集中。
旅游、矿业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助推着阿勒泰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则推动着更多产业的发展壮大,催生着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或进城务工人员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