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用经济学上对城市化的定义来说,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是工业大革命促使了城市化的大发展,案例可借鉴英、法、德、美、日等发达国家。
一、文昌城市化的落后,由这几个原因造成:
1、老祖宗的规划已落后、不科学
直到现在为止,还有人反对市政府的东迁,还有人抱怨忽视了老城区的建设。在这我想问,老城区还能建些啥?要啥没啥,以前是老祖宗为了躲避台风才把衙门放在山谷里,难道现代的我们还要照这条路子走下去?青山岭、紫贝岭、文中坡等坡岭围成一个山谷,有谷就有溪,文城就安在这个山谷里,文昌河就是文城居民的排水沟,于是在山坡上前仆后继地修房子,形成格局紊乱、羊肠小道的文城。大家都知道,在山坡上修房子的成本要比平原地区高出很多,同时又很难规划,很难管理,这也是扁担路长期得不到改善的最基本原因。
最可怕的还在于,长期的小气、紊乱与陡坡禁锢了管理者的思维,很难制订出一套全新的、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来,也就没有现代城市化的概念。
2、建省办特区的光环没照到
建省办特区只热了南、北两端,文昌几乎感受不到建省办特区带来的新鲜气息,资金流、人才流、物流、信息流都不沾边,近在咫尺的海口早已从小镇变成大城市,文城还是那个小城。
3、工业化的短腿
以农业社会、家园文化为主的地方,与工业化是格格不入的,海口凭借工业消化掉90年代的“半拉子”,三亚凭借工业为特色旅游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新血液,东方凭借工业改进了自身诸多的不足,澄迈凭借工业改善了民生,更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了他们城市化的发展,试想,如果东方没有雄厚的工业为支撑,那些国外知名品牌的快餐店也就不会进驻在那里。
文昌工业的缺乏受制于思想的转变跟不上步伐;受制于本土利益与外来利益的博奕,前者影响最大。
4、观念的制约
文昌人在大陆,认同的是海南;在海南,认同的是文昌;在文昌,认同的是某某镇;在某某镇,认同的是某某村。有了这样的思想,一有钱,就回自己的村子里修洋楼、别墅、村路;回自己的镇上盖学校、建医院,文城更多时候只是文城人的文城,城镇人口才区区6万余人。
原因已分析了,现在来说说给我们带来的弊端:
1、中心城镇(文城)人口的不足,不利于内需的扩大,难以形成“焦点效应”。
文城城镇人口6万余人,而嘉积上十万,还不包括3—5万的外流人口;琼海在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5479亿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9583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5896亿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总额3.9076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1.3830亿元;而文昌在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18亿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9751亿元(比琼海少2个亿);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7267亿元(比琼海多1.2亿)。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3.4606亿元(比琼海少4400万),住宿和餐饮业1.2005亿元(比琼海少1800万),说明了琼海的城镇经济很活跃,城市的规模比文昌要大,但是她的过夜游客也不过如此,比文昌高不了多少;她们的批发零售贸易业发达得益于博鳌论坛带来的品牌效应而引来的外来流动人口。
这也说明了为何肯德基、麦当劳、阿迪达斯、耐克等“洋短视”没来文昌了。
2、城市化落后,不利于人才的储蓄
城市化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落后的体现,没有工业化的带动,就很难有适合高端人才落脚的岗位,就是本土人才也会大量外流;城市化的落后也就意味着农村人口的过剩,这些过剩的农村人口有点本事的就北漂,能留下来的要不从事农业工作,要不就是当地有相匹配的工作,试想,这种状况能留下人才吗?更可怕的还是“现代文明杀手”——小农意识。
3、城市化的落后,不利于招商引资
城市规模、道路、人口流动量等等都是外来商人最重视的第一印象,如果这个第一印象就给人家留下阴影,你们说,这个商、这个资还能招引吗?人家不跑才怪,一个城市的建设单单靠自己人是不行的,没有外来资金、人才的融合、补充,该如何发展?所以,反对谢明中修路,老城改造的人都是“短视鬼”。
后记:寄希望于这届政府,应坚贞不渝地抓招商引资;坚贞不渝地推进城建发展;坚贞不渝地大修路、旧区改造、建设新区。
我们要时刻记住:城市化落后,一切都免谈;城市化落后,一切都成为阻碍;城市化落后,一切都理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