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聊城市将以以下几方面为重点,统筹规划以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开发区、东阿、茌平为外延的都市区,力争打造15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群。
150万人现代城市群不是梦想
按照要求,“十二五”期间,聊城市将统筹规划以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开发区、东阿、茌平为外延的都市区,力争打造15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群。
聊城市城区要坚持东扩南展,“产业东进、新区南扩”,拉大框架。另外,实施“大城市、大郊区”战略,将郊区建设作为城市拓展的重要空间和突破口。
修订完善南部新区项目规划,做好项目储备,先行实施湖南湖城市广场建设,营造南部城区新亮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南部新区开发步伐,力争五年内形成行政办公、文教体育、旅游服务等为主的30平方公里的“现代新城”。
经济开发区将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在“十二五”期间将城市规划区拓展到150平方公里,力争达到200平方公里。临清、冠县、莘县、阳谷、高唐要按照各自城市定位,与全市经济布局、市城区发展相衔接,接受市城区辐射,完善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形成联系密切、分工不同、有机统一的中等城市群。
小城镇建设要依托中心镇、重点镇和工业园区,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到2015年,中心镇驻地人口均达到1.5万以上,重点镇人口达到2万-5万以上。逐步形成以市城区为龙头,县(市)城区和中心镇为主体,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
新建扩建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
聊城市将重点完成四项污水处理重点任务:一是新建扩建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是临清市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2012年年底前建成运行,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3年实现通水运行创造条件;三是加快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凡是污水处理厂存在管网不配套的,要抓紧进行污水管网建设,尽快形成汇水能力,确保污水处理厂负荷运转率不低于75%;凡是正在建设的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必须和污水处理厂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四是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污泥处置和再生水利用工程,凡是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标准达不到一级A标准的,2015年底前必须完成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
城区万人将拥有3至4座公厕
“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建设450个城市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000多亿元,市城区将超过1000亿元。
第一,完善道路交通网络。要构建城市纵向、横向快速通道,实施主次干道拓宽改造,发展立体交通,建设地下通道,形成快捷交通体系。
第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发展集中供热、供气、供水和公交等基础设施。市城区要提高供热能力,确保为新建小区及时供暖,县(市)要不断扩展供热区域。加快发展集中供气,力争全市建成区集中供气率达到100%。大力发展城市供水,全市新建8座水厂,让所有居民都喝上优质水。
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让公交车成为市民出行首选工具。县(市、区)要加大公交投资,构建县和镇之间快速交通网。
科学规划布局公共厕所,实现城区每万人有3-4座公厕,步行10-15分钟就能找到一座简易厕所、步行25分钟就能找到一座标准公厕。
第三,加大绿化工作力度。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和人居环境奖城市标准,实施大规模、全方位、全覆盖的城市绿化,建设“绿色水城”、森林城市。到2015年,各县(市、区)都要创建成省级园林城市,东阿、茌平要创建成国家级园林县城。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户口管理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在人口统计上,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区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
要制定公平的教育政策,推行同城同教。取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择校费”,根据人口增加比例建设相应的幼儿园、中小学校。要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居民进到城市企业的,按照城镇职工缴费,从事家庭副业的,按个体缴费。
要广开就业门路,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对18岁以上,50岁以下有进城意愿的农村居民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从业能力。
公平公开分配保障性住房
今年聊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是13951套,竣工6500套,所有项目要在9月底前全部开工,目前聊城市已将全部任务落实到63个具体项目,开工率达到57.5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94个百分点。
对已经开工的项目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确保竣工率;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查找原因,挂牌督办,尽快启动。同时要督促各参建单位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尽快完善相关手续。各相关部门要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各县(市、区)要在用足用好上级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地方资金投入,加快土地报批手续,尽快落实项目资金和用地,全面达到开工条件。
今年,将有大量的保障性住房进入分配阶段,要在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按期开工、质量可靠、如期建成的同时,把确保公平分配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按照保障基本、公正程序、公开过程的原则,科学确定保障范围,规范和阳光操作。要进一步完善申请、审批、公示、轮候、复核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的审查机制;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策框架,加强建设、分配和运营管理,切实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