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校党建工作落脚点
张凡介绍说,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始终扎实推进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落脚点。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党委切实加强以凝练、弘扬“国戏”精神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师生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戏曲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师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与传承者,进一步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坚持把改革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动力,组织开展了新时期戏曲教育思想讨论,本着“尊重戏曲艺术人才培养规律和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本”的指导思想,通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戏曲表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定京剧系为改革实验区,制定并开始试行《京剧表演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更加突出实践教学;勇于承担豫剧、晋剧、越剧、粤剧、闽剧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人才培养的重任,实现多剧种人才培养高等学历教育的重大突破;为确保优势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推进教学组织机构的调整。恢复了中国戏曲学院实验剧团,为人才培养搭建新的实践平台。目前,教学组织的调整形成了新的办学格局,拓展多剧种办学已成为中国戏曲学院持续发展的新生长点。
不断探索高等戏曲艺术人才培养规律
中国戏曲学院党委还不断探索高等戏曲艺术人才培养的规律,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层次戏曲人才、特别是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先后承办了5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截至目前,“青研班”共培养179名学员,他们现已成为当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的主力军。“青研班”始终坚持聘请社会最优秀的教师为学员授课,同时注重剧目学习和艺术实践。“青研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经过16年来5届青研班的探索与实践,“青研班模式”已经成为艺术教育的亮点和品牌。
近年来,中国戏曲学院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张凡告诉记者,在近年来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生获金奖数量占金奖总数80%;在2010年举办的首届全国戏曲院校京剧表演专业学生CCTV电视大赛中,中国戏曲学院获得6金7银5铜的好成绩,获奖数量占总奖项的60%。实践证明,中国戏曲学院坚持“育人为本、特色立足、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符合戏曲艺术人才培养规律,人才培养机制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坚持党管人才,实施人才强校
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师。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坚持“党管人才”,认真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2011年推出“国戏德艺双馨工程”、“学科专业带头人建设工程”等八大人才工程。张凡介绍说,中国戏曲学院先后引进近10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戏曲理论专家,还聘请100余位戏曲理论专家、学者和著名戏曲艺术家担任荣誉教授和客座教授,请他们带专业队伍,建学术团队。目前,中国戏曲学院已初步形成了新老结合、院内外结合的优质教师队伍。实施人才强校的直接效果是为教学与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一批重要教学、科研、创作成果,其中《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戏曲卷》12部教材填补了戏曲教育系统教材的空白,《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标志着京剧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张凡表示,在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方面,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努力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认真抓好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二是坚持重大问题决策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重大事项必须经集体研究决定,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三是坚持勤政廉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中国戏曲学院党委通过建设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形成了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光明日报记者 王燕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