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过度施肥致大棚土壤污染严重 所产蔬菜或致癌
时间:2012-06-12 09:49:31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孙彬 管建涛 连振祥 吉哲鹏 娄辰 李松 南京 哈尔滨 兰州 昆明 济南 重庆报道 

  目前,我国大棚蔬菜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大棚蔬菜在丰富“菜篮子”的同时,也付出了较大的环境代价。菜农在产量和效益的驱动下,普遍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大棚菜地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

  “鸦片式治疗”致土壤“病变”

  大棚里很难种得出有机蔬菜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大棚蔬菜栽培中的土壤盐渍化和土传病害加剧,部分土壤发生“病变”,“瓜秧不结瓜”等怪病不断。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认为,大棚里种不出有机蔬菜,因为大棚本身就是用农药、化肥、农膜“制造”出来的“有毒的”微环境。设施蔬菜栽培改变了蔬菜的生物学本性,这是一条死胡同:为了打破四季交替规律种菜,就必须使用大量农膜、农药、化肥,而这又势必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污染之后又需要进一步加大化肥、农药的用量,在更大程度上造成污染,形成“鸦片式治疗”的恶性循环。

  怪病频现 “用啥药都控制不住”

  “这些老菜区大都种了二十来年蔬菜,土传病害特别重。”黑龙江省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济作物站站长张朝平解释说,大棚里较为封闭,很多有害病菌都聚集在土壤中,连年种植必须长期施药,时间长了土壤就产生抗药性,有的病“用啥药都控制不住”。

  黑土地土质肥沃,可一些蔬菜大棚中怪病频现。黑龙江省安达市安达镇团结村的齐奉仁是一位有二十多年棚室种菜经验的老菜农,当地也是最早种植棚室蔬菜的基地之一,但他最近却为大棚中的“怪病”上火了。

  老齐在自家大棚里种了0.3亩水萝卜,水汪汪的小苗看着就招人喜欢,可不久后他就发现水萝卜苗“蔫”了,原来小苗在挨着地皮的位置腐烂。老齐很纳闷,“种了这么多年菜从没发生这样的情况,用了三次药才控制住病情。”但好景不长,快要成熟的水萝卜在土下部分又发现腐烂迹象。病是止住了,但产量下降,用药成本增加,效益也下来了。“叶子都翠绿的,就和土接触的部位得病,肯定是这土里的病菌太多了。”

  土壤“病变”导致蔬菜大棚没收成的情况不是个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奔牛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谢文龙说,去年镇里几个蔬菜大棚就“只吃草不干活”了。“连续四五年种西瓜,西瓜经常得枯萎病,土壤中有害病菌过度积聚,最后就变成‘瓜苗不结瓜了’。”

  连年重茬种植后棚室蔬菜产量下降的问题在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山东寿光同样存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肥专家刘兆辉介绍,这个问题虽不是新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发生范围还在继续扩大。此外,当地蔬菜棚室内土壤酸性加重同时出现了沙化趋势,值得警惕。

  中国农科院一份针对我国耕地质量状况的调查显示,由于土壤健康功能严重衰退,生产性能大幅降低,山东、云南等省份一些蔬菜、花卉产区的农民不得不采取深翻底土、增加客土甚至更换地块的方式减缓产量下降。

  肥药依赖 “鸦片式治疗”隐患大

  “老菜区发病频率越来越高,前几年育苗时从不打农药,现在必须提前预防,育苗期就得用药。”齐奉仁显得很无奈,药用少了治不好,用多了又出现抗药性,再有病虫害就得继续多打药,“这样反复增施,直到地里种不了菜”。

  一些农民戏称此为“鸦片式治疗”,棚室蔬菜对农药的依赖就像“瘾君子”对毒品的需求一样,最终导致土壤失去种植价值,陷入“病虫害重———增施农药———土壤毒性加剧———病虫害重”的怪圈。

  不合理施肥同样面临“鸦片式治疗”风险。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东北农业大学蔬菜学教授吴凤芝说,蔬菜大棚内复种指数高,特别是在高温、高湿、高蒸发量的环境下,农民施肥方式不科学,化肥有效利用率低,很大一部分残存在土壤中造成土壤盐渍化,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农民继续增施化肥,形成“恶性循环”。

  “过量氮元素在土壤中富集,可能致癌。”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张维理等专家介绍,过量施肥现象很难在短期内扭转,土壤中氮、磷养分富集还会持续。氮元素在土壤中转化成硝酸盐,通过水、蔬菜等进入到人体内,积累转化后容易致癌,影响人的生命健康,潜在风险继续扩大。

  “轮茬是有效缓解土壤盐渍化和土传病害的举措,但由于每个地区适宜种植品种有限,调茬后可能无法和市场对接,影响农民收益。”七台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周月凤说,农民种植习惯不易改变,种植技术单一,真正轮作的区域并不多。

  生物修复 效果好推广难

  使用新技术的江苏省常州润土果蔬合作社着实感受到了“冰火两重天”。去年因土传病害太重“瓜秧不结瓜”,今年的瓜却很快就要上市了。《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大棚里看到,翠绿的瓜苗格外壮实,有的已经开出黄色小花,“增产肯定不是问题”。

  目前,一项通过“土壤疫苗”和秸秆还田配合使用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可大幅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将一些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形成的“不毛之地”恢复成良田。

  发明这项技术的负责人张世明说,这不仅增加农田有机质含量,还可提地温,蔬菜产量提高20%至30%,该技术已在部分地区开始推广。

  山东省济宁市南阳湖农场的600多亩大棚蔬菜则主打“绿色”牌,大棚管理员任光明介绍,不用化肥和农药,仅施加一些有机肥,市民格外欢迎,蔬菜在十多个地方直销店供不应求。

  该项技术在黑龙江省的应用成本并不高,牡丹江市中山秸秆生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志才有一个成本账:常规方式种一亩香瓜的化肥和农药在2000多元,现在一亩地需要50元一袋的菌种混合物10袋,共500元,80元一袋的麦麸两袋,共160元,加上铺稻草、撒菌种等人工费用800元,亩成本在1500元左右,比用化肥少500元左右。

  “间作套种也是一种有效的生物修复土壤技术,”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院长陈立新介绍说。但这些生物修复土壤技术虽然见效较快,推广时却都面临一些难题。有关专家认为,农民和政府对设施蔬菜的土壤质量下降危害性认识不到位,保护积极性不高;部分大棚集中区域秸秆量少、价格高,人工成本增加;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应用新技术的风险能力较差,对使用新技术多持观望态度。

  以往耕地之中看地膜 如今扒开地膜找耕地

  地膜残留成旱作农业最大污染源

  地膜种植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尤其是旱作农业区必不可少的种植方式。伴随着一系列全膜技术的推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膜覆盖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残留地膜大幅增加,给农业环境带来了批量污染,成为目前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面积最大的污染源。

  田地基本被捂 扒开地膜找耕地

  春耕期间,《经济参考报》记者深入甘肃、陕西、宁夏、黑龙江等地调研时发现,铺了地膜的耕地,只能看见几条很窄的黄土,目之所及,几乎全是地膜,泛着银光。一些农民告诉记者,过去是耕地之中看地膜,现在是扒开地膜找耕地。

  春播期间,甘肃会宁县郭城乡农民马国定已经将自己10亩地的地膜铺完了。“过去是半膜,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全膜。”马国定说。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乎所有的地面都被地膜盖住了。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推广使用地膜起,我国地膜栽培经历了一个从半膜覆盖到全膜覆盖的变化,尤其是在广大的旱作农业区,全膜覆盖的农业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大面积推广。许多农民和马国定一样,作物种植已经无法离开地膜。“为了保墒增温,地膜种植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尤其是旱作农业区必不可少的种植方式。”甘肃省农科院研究员车宗贤说。

  不仅仅是我国旱作农业区,南方一些省区地膜面积也大幅增加。地膜在云南海拔较高、春旱严重的农区得到广泛应用,2010年云南地膜面积已经达到450万亩。近年来,过去很少有地膜的海南省也开始使用地膜。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严昌荣说,我国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将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但应用面积和范围却后来居上,已经成为地膜覆盖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涉及的作物种类多,地膜覆盖技术已逐渐推广应用到40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上。

  “地膜种植面积的增加,确保了粮食增产的同时,就意味着地膜污染面与日俱增。”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站长张玉辉说。

  一些农业技术人员认为,全膜技术的推广普及,使过去零星的、易降解的农业污染已被批量的、难以降解的污染所取代。

  地膜“薄如蝉翼”成污染祸首

  农业专家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全膜覆盖的粮食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因而农民难以割舍。虽说并非所有地膜都会造成污染,“只要能回收不残留,就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甘肃省农科院研究员杨虎德说。但是,伴随着地膜种植面积的急剧扩大,残留的地膜也越来越多。杨虎德说,这些地膜主要是超薄地膜。

  记者在多省调研时发现,只要是铺膜的农田,就有地膜残留。甘肃省农业生态保护站的数据显示,甘肃每亩残留量最多达14公斤多,残留量最少的每亩也有5公斤多。

  中国农业科学院曾经在对河北邯郸地区的调查表明,棉田地膜残留率一般在10%至20%之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种植业中,地膜残留量达到12万吨。

  在黑龙江部分地区主推玉米覆膜技术,超薄地膜覆盖范围也随之增加,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镇,蔬菜大棚内的每根垄都用超薄地膜覆盖,加大了超薄地膜污染程度。甘肃目前每年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已超过10万吨。据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2007年甘肃耕地地膜累积残留量已经达到6万多吨。

  监测发现,在我国一些地方,农民为了减少成本,往往使用0 .006毫米的超薄膜,甚至还有0.005毫米的地膜。《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甘肃、黑龙江、宁夏、陕西等地采访时看到,这种现象比较多见。

  据了解,我国1992年制订的国家标准规定,聚乙烯地膜的厚度不应低于0.008毫米。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严昌荣说,这个标准只有日本地膜标准厚度的57%,即使如此,不少企业生产的地膜厚度还达不到要求。

  张玉辉说,越薄的地膜强度越低,抗拉能力越差,容易老化,更易残留土壤中,破碎后碎块更小,难以捡拾,相应产生的地膜残留量就越大,成为白色污染祸首。

  应严禁超薄地膜进入农资市场

  既然我国粮食生产已经无法离开地膜,一些农业专家认为,为减轻地膜对农业面源的污染,目前只能完善政策,加大力度做好残膜的回收利用工作。

  一是提高现行地膜国家标准,严格禁止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超薄地膜进入农资市场。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要求地膜厚度在0.008毫米以上。甘肃省农科院研究员车宗贤说,国外地膜的厚度一般为0.012至0.015毫米,其抗拉强度比0.008毫米的地膜增加50%至94%,极有利于残膜回收。所以我国也应该考虑提高地膜国家标准。

  二是改进地膜使用方法,提高地膜的重复使用率,降低地膜残留。同时改进和推广地膜回收机械。《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调研中注意到,多数地方残膜回收全靠手工作业,要么手捡,要么手耙,效率低下。农技人员建议,应研发一种更高效、更先进的残膜回收机械,提高机械捡拾地膜的效率。

  三是建立补偿措施,扶持地膜回收、加工、利用企业。同时,鼓励开发无污染可降解的新型可替代产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