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孙守刚:加快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时间:2012-06-04 09:44:46  来源:光明日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及山东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的召开,为加快推进山东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注入了强劲动力。”近日,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努力建设与山东文化资源相匹配、与综合实力相适应、与富民强省目标相承接、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符合的文化强省。

  记者:山东是如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

  孙守刚:山东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进一步确立了“文化更加繁荣发展”的目标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文化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文化产业增加值大幅增长,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努力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

  记者:山东在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中,应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孙守刚:充分发挥齐鲁文化资源富集优势,重点打造“五个品牌”。一是文明山东品牌,注重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努力建设美德山东、诚信山东、文明山东;二是文化服务品牌,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建设完善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切实保障群众文化权益;三是创意山东品牌,实施“创意山东计划”,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集中力量培育重点文化企业、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三大载体”,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形成创意文化产业高地;四是文化产品品牌,加强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做大做强“鲁剧”品牌,努力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鲁版图书”品牌,加快培育形成齐鲁画派,推出更多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鲁”字号产品;五是孔子文化品牌,以此整合带动其他文化资源,实施齐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打造“孔子故乡中国山东”文化品牌,不断扩大齐鲁文化的影响。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山东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

  孙守刚: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是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领导体制上,整合现有宣传思想文化议事协调机构,成立文化强省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统一领导和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在工作推进上,在全省组织开展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创建活动,由省委、省政府表彰,每两年评选一次,把文化强省建设进一步具体化、实在化。在政策投入上,提高财政文化事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设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资金、艺术创作专项资金和艺术基金,扩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规模。在评价考核上,建立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完善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创建标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三个体系”,形成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

 记者: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在山东举办,使全省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山东是如何以筹办中国艺术节为契机,提升文化设施建设水平的?

  孙守刚: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10月在我省举办,这是加快山东文化建设的重大契机。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筹办“十艺节”的重要内容,纳入“市长责任书”,同步推进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确立了农村文化大院“村村建”、农家书屋“村村有”、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村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文艺团体下乡演出“一村一年一场戏”等具体目标,努力使筹办“十艺节”的过程成为提升基层文化建设水平、让群众得到更多文化实惠的过程。借“十艺节”东风,在省、市、县三个层面形成文化设施建设的高潮,目前全省直接用于“十艺节”的在建和改扩建大型文化设施61个,这些都是文化建设的百年大计,将有力提升我省文化设施建设水平。

  记者:文化产业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没有文化产业发展,经济强省建设就缺乏支撑。在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上,山东有哪些有效的做法和举措?

  孙守刚: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层次为重点,一手抓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文化产业培育发展,确保文化产业增长幅度高于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长幅度、文化产业投入增幅高于固定资产投入增幅、新兴文化产业增幅高于整个文化产业增幅。具体来说,一是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抓好文化企业、文化项目和文化园区“三大载体”建设,提高文化产业规模、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二是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大力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和“创意山东计划”,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培养一批文化科技企业,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形成文化与经济、科技互动发展的格局;三是大力发展各类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完善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综合交易平台;四是积极引导扩大文化消费,研究实施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国民文化消费卡工程,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培养文化消费增长点;五是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力度,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到2亿元,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优化投融资环境,鼓励企业上市融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记者:山东是中央最早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山东目前取得了哪些重要突破?

  孙守刚:山东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扎实成果。出版、发行、电影等领域已完成全行业转企改制。全省17市140个县(市、区)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基本完成,实现“全省一张网”。文化行政管理大部门体制市县两级全部到位,全省所有市和县(市、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目前正在全省实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工程,建立完善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执法体系,进一步提升综合执法效能。非时政类报刊改革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要求,分期分批、积极稳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积极推动同城、同市、同类、同业院团资源整合,组建省和各市演艺集团,建立演出院线和演艺联盟。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特约记者 李志臣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